解開身體黑科技,生物識別與智慧型手機融合成趨勢

從指紋、虹膜到人臉識別,生物識別伴隨著智能手機走入了大眾視野。人類身體裡越來越多的黑科技被挖掘出來,與各種應用做技術融合,而且這種不可思議的體驗越發的時尚。

解開身體黑科技,生物識別與智能手機融合成趨勢

而在眾多生物識別應用之中,與智能手機的應用尤為密切。從最初的指紋、虹膜到現在火熱的人臉識別等,可以說智能手機的發展潛在的推動了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據瞭解,消費電子在生物識別技術應用中的比重有望突破50%。而隨著蘋果推出的人臉識別3D技術,一股生物識別的熱潮再度掀起。不僅是蘋果,三星Note 8、小米Note3、OPPO R11s及VIVO X20等推出了自家的人臉識別技術。

眾所周知,蘋果在手機新技術的應用上,一直以來都處於引領潮流的位置。雖然各家手機廠商都應用人臉識別技術,但實質還是存在差異。與iphone X實際搭載3D感測模塊不同的是,小米、OPPO、VIVO等手機的人臉識別功能,需要藉助雲技術,通過雲端的深度學習引擎,透過預先登陸的照片信息與人臉比對完成識別。

而近期傳聞三星Galaxy S9正在提升現有的虹膜識別和人臉識別技術,在保證傳感器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軟件層面的升級,帶給用戶全新的體驗。自從iPhone X問世以來,搭載面容ID的這款蘋果旗艦,便對三星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因此三星加強虹膜識別和人臉識別技術並不讓人意外。

解開身體黑科技,生物識別與智能手機融合成趨勢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光學、聲學、生物統計學等學科的發展,利用人體的生理及行為特徵,進行加密和解鎖已是大勢所趨。同時,生物識別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像聲紋、指靜脈識別也進入人們的視線。可以預見的是,今後的生物識別技術將會取長補短融合發展,而生物識別技術的市場前景仍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