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受人排擠到被人擁戴,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受人排擠到被人擁戴,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受人排擠到被人擁戴,他是如何做到的?

紳士是西方舊時代貴族男性追求的完美形象,舉止優雅、博學多識、談吐幽默、重視禮儀,總之是魅力非凡。一個貴族的紳士,往往能夠交遊四方,享受優渥的生活,也不用工作,這是舊時代賦予他們的特權。

一旦時代變了,紳士們又該如何呢?埃默•托爾斯的新作《莫斯科紳士》,講的就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後時代變革的大背景下,一位貴族紳士被改變的個人命運。

美國作家埃默•托爾斯曾經憑藉處女作《上流法則》一鳴驚人。《上流法則》出版後長期佔據《紐約時報》暢銷榜的前位,這部新作《莫斯科紳士》同樣一出版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廣受好評,被9家英美媒體評為年度圖書。根據《莫斯科紳士》改編的同名美劇正在拍攝中,由《戰爭與和平》的導演湯姆•哈珀執導。

俄國十月革命後失去地位和身份的貴族、軍閥與官員,被稱為“前人民”。羅斯托夫伯爵就是“前人民”中的一員。他被判處終生囚禁在大都會酒店,他所熟悉的生活方式,連同那個時代,一同逝去。

從受人排擠到被人擁戴,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就像被關進籠子裡的鳥兒,不光失去自由,也失去了自己的價值,身負享受貴族生活的百般技藝卻毫無施展之處,如同呼喚僕人的銀質傳喚器、看歌劇的珍珠母望遠鏡一樣,成了“失去了用途的精品”。

從受人排擠到被人擁戴,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受人排擠到被人擁戴,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寬敞舒適的套間,搬到廢棄逼仄的閣樓,羅斯托夫伯爵的不適感顯而易見,更難以忍受的是被囚禁後的百無聊賴。假裝翻看著以前不曾拾起的《蒙田隨筆集》,腦子裡卻在死等雙響鐘給他衝到樓下吃午飯的信號。他有太少的事情可做,卻有太多的時間要打發。如果餘生日復一日都要在這般無聊中度過,羅斯托夫伯爵怕是會瘋掉。

好在伯爵很快頓悟了“塑造未來的正是現在”的道理。他果斷拋棄了適合貴族的雙響鐘人生哲學,發揮智人物種超強的適應力,形成了一種既務實又保留底線的現實哲學。時代一直在強迫他低頭,他則以自己的方式頑強地尋找另一種存在的可能。

經過初期的磕磕碰碰,伯爵努力把握了新生活的節奏。在大都會酒店這個有限的空間,他同以往曾經在表面或者背後為他提供服務的工作人員交朋友,甚至成為他們的一員。伯爵不但擴展了自己秘密書房的隱私空間。

掌握了縫釦子這門高深的“阿拉喀涅的藝術”,甚至發揮了紳士素養的優勢,成為某位革命新貴了解世界文化的窗口,並擔任酒店稱職的餐廳領班,和餐廳主管、主廚培養了深厚的“三巨頭”革命友誼。被囚禁的伯爵在大都會酒店仍然過得自如,也成功給自己保留了一分空間。

身處變革的時代,卻被隔絕在大都會酒店之內,成為一位歷史的旁觀者,伯爵因此被朋友稱為“全俄羅斯最幸運的人”。“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的莫斯科就像一隻萬花筒”,伯爵是這個萬花筒的觀賞人。從忘年交尼娜、朋友米什卡、新上司“教主”身上,伯爵遙遙觀望了時代的改變。

從受人排擠到被人擁戴,他是如何做到的?

正因為旁觀者這種獨特的角度拉開了距離,讓伯爵對新時代的背面一覽無餘。喜好獨立思考的尼娜在新思想灌輸下變得刻板、失去活力,執著藝術的米什卡被限制創作自由的痛苦折磨,心懷怨恨的“教主”在職位上卑劣投機、不斷攀爬。種種弊端讓伯爵對未來心生疑惑。伴隨著尼娜的女兒索菲亞的成長,這位在內心從未完全屈服的伯爵“爸爸”思考了新的方向。

從受人排擠到被人擁戴,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受人排擠到被人擁戴,他是如何做到的?

生命有無限可能。如果這片環境已經不適宜,那麼有頑強生命力的物種會尋找新的土壤。在大都會酒店經歷了幾十年的囚禁後,被時代重塑了的羅斯托夫伯爵,重新規劃了索菲亞的未來和自己的歸途。

多年前被囚禁的伯爵,是那個幽默隨性、只懂享受、為爭一時意氣而決鬥、“失去了用途”的“前人民”公子哥。多年後離開的伯爵,已經蛻變為一個知友情、懂親情、惜愛情、有選擇有擔當的人,一個找到了自己價值的真正的紳士。囚禁沒有打垮羅斯托夫伯爵,反而讓他成長為一個更強大的人。

和大都會酒店的工作人員相處了三十多年,他們早已成為伯爵真正意義上的親人。捨得麼?當然不捨。否則伯爵不會對當面辭行難以啟齒,轉而留書告別以表心意。儘管難捨,伯爵依然金蟬脫殼、成功脫離了囚禁自己大半生的大都會酒店,“畢竟我們還有些東西尚未失去”,那是對自由的嚮往和對美好的堅守。

羅斯托夫伯爵很容易讓人聯想起《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他們都不是因為個人的過錯而被囚禁,他們都面對陌生環境的壓迫和改造。他們內心清澈,努力適應,洞悉了新環境中的陰暗面,但絕不同流合汙,永遠做一個獨立的人。

從受人排擠到被人擁戴,他是如何做到的?

面對困境,他們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底線,心存希望,等待時機。正是那些內心“尚未失去的東西”——希望和對自由的嚮往,支撐著他們在逆境中砥礪前行,積蓄力量。只要不放棄希望,哪怕等待幾十年的時光,終有一天能夠抓住機會、脫離困境、重獲自由。

內心希望不滅,敢於堅持自我,擁有這樣不枯竭的內在力量,困境只會是人生的修煉場,絕不會成為命運的絆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