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怎麼走?

17年前,伴隨著世貿大廈走向毀滅的,還有科網泡沫。如今美股已經走出最長牛市,轉型雖有陣痛,但卻成為未來發力基礎。

站在當下時間關口,對於全球問題而言,在貿易戰博弈明朗之前,緊縮對於非美經濟體的衝擊趨勢難以扭轉,而對於國內而言,也難以看到宏觀政策和市場發生系統性的轉變。

展望9月份以後的全球市場,我們認為階段性的“穩槓桿,再平衡”可以期待。穩槓桿政策託底下,風險偏好提振帶來估值修復。

對於上半年持續調整的A股而言,雖然受益供給側結構改革等因素,週期行業帶領A股的盈利總量仍處於高位,但是對於盈利質量的擔憂導致了估值的快速向下修復。經濟週期運行的位置決定目前風險溢價反轉的力量還未形成,市場下行的趨勢還難以逆轉。

就四季度而言,政策託底,信貸環境修復,盈利階段性企穩,龍頭企業的資金壓力得到舒緩,這些積極因素的累積效應有利於市場指數估值修復。

從資金博弈的角度看

四季度A股市場存在明顯的加倉和反轉效應,背後的觸發因素是機構調倉對年末排名的訴求。行業配置方面,穩健與成長平衡的配置思路應當堅守,關注波動率與預期收益率之間的匹配。

建議關注受益於政策對沖,估值較低的週期行業,銀行、鋼鐵、建築建材性價比高;另一方面,建議關注ROE增長更具穩定性的計算機和核心軍品行業。

從風格因子的角度看:

7月以來的市場變化仍會主導四季度行情。價值、低估值、高貝塔、大市值因子優勢延續。

2018年四季度行業超低配圖

四季度,怎麼走?


機會上,在財政發力預期之下,製造業增值稅結構性減稅預期以及基建產業鏈潛在機會最大;中長期在政策轉向科技立國,核心技術自主可控龍頭在改革開放40週年關口或將迎來從大基金到結構性稅收優惠在內的諸多措施的支持,以自主可控為代表的科技成長板塊料將是秋季反彈過程之中彈性最大的領域。

具體可以從三個角度挖掘自主可控的科技成長龍頭:

(1)從中報看,核心軍品產業反轉趨勢正逐步從邏輯走向兌現。

沈飛、一機、航發等核心軍工企業中報收入、現金流、業績等持續大幅增長,同時,下半年軍品定價機制改革或將加速落地也將成為核心軍品中長期淨利潤率持續改善的強催化,繼續強調對於中航沈飛、中航機電、內蒙一機等核心軍品的重點推薦。

(2)“新次新股”之中的成長龍頭。

次新股歷來是成長反彈之“矛”。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傳統風險偏好角度外,由於新一屆發審委對於公司資質審核和“真成長”的嚴格要求,今年以來上市的次新股較之以往同期業績增長、ROE等關鍵指標顯著改善,同時,由於年初以來市場劇烈調整,相關公司較之以往同期估值溢價卻相對較低,堪稱真成長“窪地”。伴隨金秋市場反彈窗口之下風險偏好回升,上述次新龍頭或將迎來估值修復。建議關注:深信服、中新賽克、坤彩科技、寧德時代等

(3)5G與計算機為代表的自主可控龍頭。

1)5G

從08-09,11-12,14-15三輪經濟下行週期中政策託底方向看,通訊網絡建設歷來是兼具經濟託底與產業結構升級的最重要方向,同時,從歷史回溯看來,相關龍頭企業在3G商用備戰階段和4G商用備戰階段的最佳配置時間均為牌照發放前12月到9月左右時間,而5G牌照發放預計在2019年中,疊加頻譜發放時點,因此當前料是佈局5G的較好時間窗口。而細分領域或將按照從上游光纖光纜,到基站天線,光模塊,再到主設備商的順序輪動。

2)計算機

計算機是自主可控與效率提升和產業高景氣疊加的為數不多的重要領域,由雲計算所帶來的IT行業大洗牌或將為我國自主可控市場發展打開關鍵突破口,其次,對標美股科技龍頭轉型後,所帶來業績改善和股價持續攀升,我們認為,諸如:雲計算、金融平臺、網絡內容安全等產業高景氣度前景持續的細分領域或將是重點方向,產業鏈上游的設備端,或IDC服務提供商也有一定投資機會。建議關注:恆生電子、深信服、中新賽克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