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星網銳捷爲例,聊聊怎麼估值和選股

以星網銳捷為例,聊聊怎麼估值和選股

根據最新的IDC(國際數據公司)權威數據公佈,今年上半年,星網銳捷的瘦客戶機產品,再次蟬聯全國第一,第二名是華為,之後依次是AOC、國光、 新華三。

上半年傳統瘦客戶機出貨達52.5萬臺,同比增長23.7%(X86架構)。而VDI產品(ARM架構)出貨達39.8萬臺,同比增長66.7%,需求大幅爆發。

大家可能很多不知道什麼是瘦客戶機,這點可以百度一下。 簡單點說,就是以前我們不是每個人桌子下面都有一個大電腦嗎?或都有一體化電腦(主機和顯示屏一體的),這樣的電腦,最近三五年,已經開始被更具有安全性,易維護性,利於雲系統,利於雲環境的瘦客機取代。

在雲趨勢下,未來三五年,全球都處於大規模傳統電腦替換中,以後基本除設計人員的電腦,家庭自己用的電腦外,大部分中型、大型公司;銀行、保險、政府、司法、交通等等、你周圍見得到的絕大部分辦公場所的電腦,未來三五年,可能全部需要替換。

這個需求是相當大的,目前星網已經牢牢佔據全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寶座好些年了,之前瘦客機的需求還不是很迫切,不是很旺盛,這兩年開始,在“雲”趨勢下,雲環境下,需求大量爆發,才造成今年上半年全國瘦客機市場大幅增長的。

星網不僅在傳統瘦客機市場而且在VDI瘦客戶機市場上,都牢牢佔據全國第一寶座,而且是引領這個行業的絕對老大。據說華為公司的瘦客戶機有一部分也是用的星網銳捷的產品,只不過是貼華為的牌子賣,從這點也看出星網的科技和技術的先進性。

星網在網絡設備上目前排名全國第四,預計在三年內能做到全國第二(超越美國思科和新華三); 五年左右,能和華為爭奪全國第一寶座。 因此從目前公司情況看,星網銳捷正利用在網絡有限和無線設備上的技術和市場優勢,正利用基於雲系統的瘦客機產品第一的優勢, 逐步向5G、6G、7G時代,萬物互聯的方向進行產品擴展。

真心希望未來五年到十年內,他能成長為中國萬物互聯的第一公司,成為真正意義的類似華為這樣的成功企業。

目前全國範圍內來篩選,選不出第二家能有這樣潛質的未來企業。中興通訊行嗎? 有點難,即使美國不再找麻煩,他產品限制了。 華為的重點未來也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上。 新大陸涉及萬物互聯的二維碼和射頻卡等,但做這個行業的太多,又沒有網絡設備技術優勢。 聯想集團可以嗎? 已經走下坡路了。深信服、360公司可以嗎?也僅僅做網絡安全的,只是未來萬物互聯的一部分。

目前星網也陸續推出了家庭智能機器人、無人智能工廠運載小車;無人零售系統;智慧醫療產品、智慧家庭產品等一系列為未來萬物互聯做準備的前期產品。

目前中國所有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看,未來萬物互聯的龍頭公司,必須具有:

1、很好的網絡基礎技術;

2、本身已經是行業龍頭;

3、擁有“雲環境”的基礎設備,且已經佔據龍頭設備廠商地位;

4、擁有萬物互聯基礎,智能識別連接等設備(如掃碼機,識別儀等)。

因此綜合前面四點看,能同時具有以上基礎的,全國就找不到幾家公司,而星網具有以上所有四點基礎。

之前文章說了上市公司裡面,有6支票可能有未來長期前途:浪潮信息、中科曙光、景嘉微、深信服、藥明康德、星網銳捷。 但是前面五個目前估值來看,都高估了, 但星網銳捷目前市盈率估值僅僅19-21倍,屬於低估很多的科技含量較高的股,目前也不清楚是什麼原因造成,是市場對他的產品和未來沒有專業人士清楚? 還是目前市場基金經理們水平有限,篩選不到他? 這些答案都留給未來三年來檢驗最終結果吧。

備註:以上只是以星網為例,談一下怎麼估值和選未來企業,是否正確,見仁見智。 任何人不得憑此參與星網的買賣。

如果方便,評論回覆一個數字“1”,讓我知道是哪些人一直在默默的看我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