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京城八大堂之首,今日大雜院待騰退,前海北沿的會賢堂


前兩天犄角君去後海遛彎兒,走到荷花市場北口的時候特意去會賢堂門口看了看,發現這裡依然是老樣子,和這張犄角君多年前所拍的照片相比只是門前的小鋪沒了,其他的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有圖有真相,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犄角君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圖文原創,歡迎轉發。

門前的文保牌子依然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掃一下上面的二維碼可以看到一些關於會賢堂的介紹。光緒年間會賢堂是個飯莊,據說當年北京有八家檔次非常高的餐飲字號合稱八大堂,除了會賢堂外其他七家是惠豐堂、聚賢堂、福壽堂、天福堂、福慶堂、慶和堂、同和堂。

會賢堂坐落在前海北沿,從外面看是一排十一開間的二層樓房。院內面積也很大,據說當年還有戲臺,梅蘭芳、楊小樓等都曾在此唱過戲。

現在的大門和民國時期老照片對照著看變化也不太大,高臺階上是一座金柱大門,門簪上隱約還可見到群賢畢至四個字。會賢堂在日偽時期成了滿洲國的辦事處,解放後幾經變遷最後成為了單位宿舍。

幾十年過去了如今會賢堂早已不復當年模樣,但是仔細觀看還是能找到一些老飯莊的痕跡。

會賢堂的騰退已經有些年了,記得當年報紙上對此多有報道,但由於極其複雜的各種糾紛目前騰退工作仍未結束,在此犄角君不再贅述。

會賢堂歷史上不僅是有名的飯莊,而且還和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有關,著名畫家吳冠中就曾在這裡住了很多年。不管什麼原因,作為文保單位還是希望會賢堂能夠早日修復並最終對公眾開放。 有圖有真相,遊覽更有意思的北京城,敬請關注犄角君的頭條號【犄角旮旯逛北京】。圖文原創,歡迎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