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海策》公開道歉楊冪,除了黑、內涵、人身攻擊,營銷玩不開麼

中國自媒體這些年迅速發展,從之前的人人、博客,到現在的微信公眾號、微博,哐哐碼字,在虛擬平臺上發表自己的意見,人人都有話語權,加上短視頻隊伍不斷壯大,人們各抒已見的平臺和渠道更加多樣化,魚龍混雜也變得更難把控,營銷帶節奏常有的事,阿姨大媽都知道水軍是啥。全民營銷,各種黑,各種蹭熱度,網絡越來越烏煙瘴氣。

昨天《觀海策》正式在官微上發出道歉聲明,才知道楊冪又被內涵了,楊冪從《宮鎖心玉》大火後,知名度上升,好壞參半的討論度也直線上升。明星的一舉一動都會被觀眾、網友拿著放大鏡無限放大來看,即使本人再仔細再小心也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拿出來挑毛病,輿論往往以這些醜陋、黑暗的料來發酵,不在乎真實與否,只要能激起足夠的熱度。

《觀海策》公開道歉楊冪,除了黑、內涵、人身攻擊,營銷玩不開麼

這部3D國漫暗戳戳內涵楊冪後又發出聲明,不管怎樣流量是蹭到了,這名聲呢?也沒那麼重要了。

《觀海策》公開道歉楊冪,除了黑、內涵、人身攻擊,營銷玩不開麼

營銷嘛,得造勢,得讓更多人傳播,這樣才能有錢賺,有流量來。靠著這種負面的去吸引人,搞噱頭,已經成為一種風氣,早就不是什麼新聞,黑完這個明星,又內涵那個,甚至有些明星自己的團隊都不惜為了自己的藝人開始各種無下限的炒作,網友罵罵咧咧,發洩完也覺得挺好,刺激地滿足個人需求又不用負責。營銷人員悶破頭也正好掐中人性的弱點,找準了蛇的七寸,雙贏,多棒!

很多人開始思考,營銷、宣傳團隊頭腦風暴,擠破腦袋的想爆點,找素材,想怎麼切入,怎麼才能引起觀眾的關注度,讓人們有興趣,有慾望去討論。為什麼總是強姦、出軌、離婚這些負面的信息更能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是能滿足大多數人比別人好的優越感麼,窺探別人隱私的快感麼,又或者只是單純獵奇找樂子?

所有人都在掉進一個怪圈,人們都在罵標題黨,但是自己寫點東西卻也要琢磨半天標題該怎麼寫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點擊,來看。

大家義正言辭,威風凜凜地大罵營銷宣傳狗、博眼球,無下限地炒作的時候,自己又在言辭粗俗地謾罵傳播,誇也好,罵也好,更多人知道到這個事!管他通過好的還是不好的方式信息傳播呢!大不了太黑了,之後再來一波強硬洗白。水軍有的是,還怕這。

以往可能還只是產品要售賣,靠事件、靠熱點人物引爆,現在直接把流量、熱點植入到產品裡,不知道該說是創作人玩出了營銷新高度,還是個人心裡底線已經下降到負數。

明星始終是傳播極好的材料,是人們茶餘飯後甚多的談資,用這個當然傳播是更廣,更快速,而且明星那麼多,這個身上挖一點,那個身上摳一點,爆點總是不會有枯竭的一天。

好像大家集體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這種奇怪的病症在大家群眾無限期、無範圍管制的蔓延,大家牴觸著,然後又像染上了屍毒,變成的一具具同樣質地的喪屍。

利於傳播原本就是營銷手法的一個本質,但是現在甚囂塵上的靠負面博眼球只是因為現在互聯網發達,相對以前信息閉塞,傳播速度慢更明顯的體現出來麼?

《觀海策》公開道歉楊冪,除了黑、內涵、人身攻擊,營銷玩不開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