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血案,滴滴有責任嗎?看「新的電子商務法」立法怎麼說?

 8月24日發生在溫州的滴滴順風車血案一度引起廣泛社會關注,對此,滴滴平臺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受害者家屬可以起訴滴滴嗎?

順風車血案,滴滴有責任嗎?看“新的電子商務法”立法怎麼說?

真是因為如此,8月3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的“電子商務法”的相關規定非常引人注目。據悉,此次“電子商務”法,歷經四次審議才獲通過,這一情形在立法史上並不多見。

據悉,有關責任(平臺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時應承擔的責任)問題,新的電子商務法多次修改:由“連帶責任”改為“補充責任”,最終確認為為“相應責任”,其背後是有關各方的激烈爭論。

那麼,什麼是“連帶責任”、“補充責任”和“相應責任”呢?其中的分別是什麼呢?

據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介紹:“連帶責任,意味死者家屬既可以向兇手追索民事賠償,也可以向滴滴平臺追索民事賠償,滴滴可以在賠償後再向兇手追償;補充責任,則需要先判定誰承擔主責,如果兇手被判定承擔主責,滴滴平臺承擔次責。”從現有的司法實踐來看,補充責任大多數被法院判決無侵權責任。

那麼“相應責任”意味著什麼呢?意味根據實際情形依法來具體地認定。“這等於是擱置了爭議,至於責任到底如何劃分,將留待今後進一步明確。”

無論是“連帶責任”、“補充責任”,對此,您怎麼看呢?至於人大常委會的做法,您又怎麼看呢?

電子商務平臺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多選)
0
0%
連帶責任?
0
0%
補充責任?
0
0%
”相應責任“做法正確,應該慎重!
0
0%
”相應責任“做法不正確,態度騎牆,就是不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