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做專利

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做專利

專利就是“核武器”,既能攻擊對手,又能保護自己

1. 互聯網企業新玩法

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做專利

去年9月,共享形式的充電寶卷入了一場專利大戰,有關知識產權訴訟高達45起,宣告著互聯網行業正式進入了專利時代。

鬥魚直播一條彈幕背後就隱藏著50項專利;騰訊每年的專利申請維持在2000件以上;小米在專利訴訟上吃過虧後,也迅速把自己武裝成了專利怪獸,擁有5000+專利申請……

互聯網競爭對手們大把燒錢的常態已經過去了,專利是互聯網行業的“核武器”

2. 製造行業新競爭武器

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做專利

雖然華為和三星在多年的專利戰訴訟中各有輸贏,但是全球手機行業的另一個巨頭蘋果已經開始向華為繳納專利費用。

比起互聯網產業,製造業的專利競爭還要嚴重一些。2015年,華為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業內估算蘋果去年向華為支付的費用在上億美元量級。

2017年度,中國新發明專利的數量佔全球總量68.1%。尤其是在家電領域,連續3年佔據發明專利數量全球領先地位的公司,是中國的美的集團。

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做專利

美的去年的專利申請量共計13546件,發明專利5562件,比其他同行高出了整整一倍。

3. 做專利的才是一流企業

現如今存在一種普遍的現象:無論國內外,越是能夠帶來利益的產品或方案,就越容易被模仿和抄襲。上述情況的產生,不僅使企業創新成本無法收回,還會使新產品喪失市場競爭力從而增加成本。

要知道,很多全球型企業之所以很難被超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它們在獲取專利的同時,對專利進行了有效佈局,從而構築起立體攻防體系,這樣一來,既可以用專利武器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產品質量及服務,又可以用專利武器保護自己不被別人攻擊。

企業的運營中創新固然重要,而學會保護創新,更是企業走向國際舞臺的重要盾牌。

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做專利

什麼是專利?

專利是專利權的簡稱,它是指 一項發明創造,通過向專利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過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在規定時間內對該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專利權具有獨佔性、地域性和實效性,非專利權人想要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要依法取得授權或許可!

專利的種類?

專利的種類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規定,在我國《專利法》中規定有三種類型:

發明專利

分為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指通過人們的智力活動創造出各種前所未有的合法的新產品,或是將一種物品、物質改變成另一種狀態或物品、物質所採取的步驟和技術手段;發明專利的申請包括初審和實審(實質審查)兩個階段,根據產品或方法的不同審查時間有所差異,通常為1.5-3年不等,其有效期為20年;

➤ 實用新型

又稱改進發明,是指對已有的產品發明或方法發明所作出的實質性改新的技術方案,它不是新產品、新方法的創造,而是在已有的產品或方法的基礎上提出的實質性革新的技術方案,是對現有發明在技術上的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實用新型的申請不需要實審,一般6-8個月可以拿到專利證書,有效期為10年;

➤ 外觀專利

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外觀專利審查時間4-6個月,有效期為10年。

申請了專利有什麼用?

➤ 受專利法保護;

➤ 可以進行專利技術轉讓,專利技術授權,獲得經濟利益;

➤ 申請高新企業,既能享受政府稅收優惠、出口貿易優惠,也可以為重大項目的投標競選提供規定的保證;

➤ 可用作企業增資擴股融資,節省現金資本;可作為質押向銀行貸款。

2017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138.2萬件,平均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8件,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世界第一。

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做專利

不管你是否重視知識產權,

它都已經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了!

而在行業情況瞬息萬變,競爭對手絡繹不絕的環境下,手握“專利”這個利器,企業管理者們才能在創業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