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事業單位考試: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

浙江事業單位考試: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

我國在1956年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把生產資料私有的經濟制度變成了公有制的經濟制度,而在這種制度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計劃經濟,顧名思義就是有規劃、計劃地發展經濟。從而避免了市場經濟發展的盲目性、不確定性等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危害。挽救了當時建國初期國民黨政府留下的財政枯竭、通貨膨脹的局面,由於國家加強了集中管理,不出一年時間,就基本制止了通貨膨脹,經濟初步獲得穩定。

但是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經濟決策高度集權,;二是國民經濟計劃是個龐大的體系,無所不包;三是計劃是指令性的。計劃經濟也有很多的侷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一些方面:1.生產與需求嚴重脫節。2.計劃價格脫離實際。3.高度集中的經濟決策弊端多。4.經濟活動缺乏競爭。這些侷限性阻礙了當時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進步。而後在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從而引發了關於真理標準的討論。這場討論,把人們從過去的一些錯誤政治思想和經濟思想中解放出來了,為後面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條件。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開始認識商品經濟的作用,並認識到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存在嚴重弊端,必須進行改革。從此,人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改革開放不斷深化。

1982年召開黨的十二大,提出了“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原則。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肯定了市場在經濟中的作用。

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第一次明確了社會主義經濟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明確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必須自覺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指出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社會經濟不可逾越的階段。

1987年召開的黨的十三大,指出“新的經濟運行機制,總體上說應當是‘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機制”,強調要“加快建設和培育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十三大的綱領又向市場經濟邁進了一大步。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講話,鄧小平同志指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一理論即是市場經濟理論,俗稱“貓論”。這一觀點突破了以往人們對於市場經濟屬於制度層面範疇的認知,而後為黨的十四大所肯定。黨的十四大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指出“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指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從而看出,國家在市場經濟裡強化了市場的作用,但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政府的職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