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互聯網行業新料不斷,這段時間,最持久的料莫過於“3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了。短短兩年11個月,拼多多從名不見經傳的電商平臺登陸納斯達克,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迄今最快上市紀錄。

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其閃電般的增長速度被業界高度重視,站上資本風口的同時也被吹上輿論風口。成功上市的拼多多一夜間飽受爭議。一方面坐擁3億多用戶,尤為小城市低收入人群所熱捧,另一方面卻是業內對其產品質量問題、供應商管控問題和增長模式的質疑。

拼多多在飽受熱議的同時,來自“主流”人群的審視,卻在不斷強化這款社交電商產品的道德原罪。

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一宗罪:“消費公平”只是幌子

在互聯網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少數“高端人群”的消費需求被不斷放大,似乎變成了整個社會的需求,而絕大多數“五環外”的百姓的需求卻不斷失去空間。

其實,無論是大平臺,還是小商家,都已經習慣了用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能力、消費習慣來推論全國市場,形成了浮誇式的、自嗨式的“消費升級”風氣。

也就是說,拼多多創始人所說的“消費不公平“確實存在。

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但是,如何消除這種“消費不公平”呢?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有權獲得質量保證、價格合理和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顯然,質量和價格是消費公平的兩個核心要素。

若想促進消費公平,差距的縮減不僅只在於價格,更應該在於性價比。只是以低質換低價,價格沒有倒掛,但品質差卻放大了,性價比依然低。

拼多多用戶下沉,似乎給了“五環外”用戶更多的選擇和服務,但是,性價比下降,瘸腿行走,消費還是不公平的。

二宗罪:低價等於劣質

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誠然,低價不能要求高品質,但是,絕對不能低價等於劣質。

同樣是利用互聯網思維,名創優品在這一點顯然超越了拼多多。

在名創優品店裡,商品價格大多在10元左右,以一支眼線筆為例,國產品牌價格主要集中在三四十塊錢,而名創優品卻只需要10塊錢。看他們在“五環裡”的店裡人頭湧湧,就知道,面對這麼挑剔的用戶,他們的品質也得到了認可。

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名創優品靠的是定製自有品牌或者採取“買斷制”的方式,大批量定製化採購來控制成本,從而降低售價。拼多多開始創業的時候,也是自營模式,後來發現自營模式太重,改成平臺模式,才在微信流量的支持下快速發展起來。

價格低的商品在耐用性、設計、包裝、品牌溢價等方面可能不如高價的商品,但是一定不是劣質的商品。這樣的商品,應該在平臺上清除出去。

三宗罪:假冒產品大行其道

雖然拼多多平臺上充斥著大量的仿冒和假冒商品。

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但在7月31日,拼多多對其偽劣商品橫行的回應來看,顯然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

五環外不是法外之地,底層人士的生活成本更不是擋箭牌。

當四線城市的打工仔知道他拼的熱水器沒有安全保護有漏電危險,當月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年輕夫婦知道孩子喝的奶粉是即將過期的臨期奶粉……

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如果這些事情他們都明明確確的知道,我想即便是社會最底層人民也不會去花這個冤枉錢來給自己添堵。

而拼多多雖然不是始作俑者,但平臺依舊給這些三無產品、盜版產品、山寨產品提供了銷售便利,在產品信息告知上,拼多多本應主動承擔責任,告知消費者真相,但以“拼的多省的多”的拼多多平臺在阻攔次品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利上顯然沒有履行相關義務。

四宗罪:對市場沒有敬畏之心

無論是面對用戶市場,還是資本市場,拼多多都缺乏必要的敬畏之心。

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兩年10個月上市,確實是一個奇蹟,但是要看到奇蹟背後的玄機:拼多多的數據雖然非常好看,但是除了向所有人證明微信生態的強大能量和潛力外,拼多多可以說並沒有形成任何核心競爭力,所以,快快上市也許是迫不得已。

快速上市,完成新一輪融資,打開多種融資渠道,為以後的變身積累子彈。

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這個應該才是黃崢們的真實計劃。

但是,因為天生存在缺陷,給輿論留下巨大的打擊空間。美國資本市場原來以為龐大的中國市場又誕生了阿里、京東之外的第三個電商巨頭,結果發現是個坑,於是股價大跌,還有可能引發訴訟。

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拼多多這幾宗罪在大A股可能就抗過去了,但在極端重視知識產權和誠信的美股市場,拼多多估計會煎熬很長時間。

這樣會不會讓美國投資人更加警惕中國公司呢?

當然,筆者認為最可怕的是,拼多多一直在拿淘寶以前也有很多假貨說事,還說不應該讓三歲的自己承擔那麼多。其中邏輯的核心是,只要上市了就可以慢慢“洗白”,有原罪大家應該可以理解。這種“創業原罪”的思想,也許大有人在,而這才是對中國創業者甚至中國經濟危害持久的東西。

黃崢的導師、商界傳奇、拼多多投資人段永平說的那段話“我沒用過拼多多,但我相信黃崢,給他10年時間,大家可以看到他們厲害的地方”。

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這段話,耐人尋味。段大師肯定是非常瞭解黃崢的,他不會看走眼。但是,相比較10年後的厲害,我們今天如何面對拼多多的“罪與罰”不是更重要嗎?

也許,人就是健忘的,用戶可能很快就會放下討伐,繼續在拼多多去購物,但是,拼多多給創業者和資本市場的危害已經發生。

五、拼多多的未來在哪裡?

拼多多三年的瘋狂成長形成獨有的商業戰略,最大的成功就是證明了微信生態中社交打法的巨大能量:充分調動中微信的互動功能,使消費者形成膠著的社交網絡情感鏈接,從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享消費獲利的滿足。

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但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審視,會發現拼多多的一些商業模式和戰略對其自身長遠發展正形成著真正的挑戰。

對拼多多這樣的新電商,它的本質是社交激發的新需求,甚至可以說是工業 4.0 的可能入口,有更多用以 “拼 ” 的向度可以選擇,比如某種審美品味。對低消費人群的覆蓋不意味只看到這個人群,從歷史來看,這種完善和豐富是必然的。

但是,拼多多今天所形成的用戶沉澱和市場口碑,註定未來轉型是一個艱難之旅。

如何有清晰的商業定位,如何以真正尊重和服務消費者為理念,如何建立和維護自身的信譽,如何甄辨商機和風險,如何承擔股東責任和企業公民責任等等, 正是一個初創企業所面對的眼前和未來的雙重考驗。

今日互動

你喜歡使用拼多多嗎?

更多銷售技巧幹貨,敬請關注Mr.H直播間↓

光鮮的過去,艱難的未來:拼多多四宗“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