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樂游CEO許怡然:政策之下,中國遊戲更要腳踏實地|遊戲論壇

“我希望有朝一日,我們的遊戲完全由中國人自己設計製作。波蘭人能夠做出巫師3,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做出一款讓全世界都非常喜歡的免費網遊呢?更進一步,為什麼老外的這些IP就能授權到中國來,而中國的原創IP就不能走出去呢?”

隨著“對網絡遊戲實施總量調控”通知的出臺,大量遊戲概念上市公司股價暴跌,裁員傳聞四起,整個行業都瀰漫著一股“喪”氣。半年多未放的版號,不斷升級的監管措施讓很多遊戲公司不得不走出自己的原有領域,在夾縫尋求生存機會。

在遊戲行業的監管政策不斷升級的現狀下,“不出海,就出局”成為了很多公司的座右銘。然而出海之路並非一馬平川,大廠仍尚且施施而行,中小廠商求生談何容易?

然而就在全行業預期走低,哀嚎遍野的時候,專注國際市場的港股上市公司樂遊卻交出了亮眼的中報,走出了與盡顯疲態的業界對比鮮明的反曲線。我們採訪了樂遊CEO許怡然先生,請他講一講在政策頻出的當下,中國的遊戲公司如何出海,如何生存。

专访乐游CEO许怡然:政策之下,中国游戏更要脚踏实地|游戏论坛

談生存

多讓玩家開心,少想資本運作

當今,不斷出臺的政策已經成為影響遊戲行業業態的重要因素。由於遊戲審批主管部門的調整,從今年3月份開始版號審批一直處於暫停狀態。而在中國的遊戲市場上,遊戲上線必須需要有關部門發佈的版號。停發半年的版號造成了大量的遊戲產品積壓,產業鏈各環節的公司均受到波及。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遊戲公司不得不走出自己的原有領域,在夾縫尋求生存機會。

許怡然認為,在當今的大環境下,主要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路是業界熱聊的“出海”,另一條路則是鮮有人提的“廣告”。

专访乐游CEO许怡然:政策之下,中国游戏更要脚踏实地|游戏论坛

根據中國的版號政策,網絡遊戲上線必須持有版號。如果沒有版號,遊戲只能通過測試版的方式“曲線上線”,且不能在遊戲中開放收費模塊。但在遊戲中添加廣告,依靠廣告賺取廣告費的方式目前還未有歸類,不能算是在遊戲中進行收費,所以理論上並不需要版號。

許怡然介紹,廣告遊戲是一個國際化的模式,並且在國外發展的相當成熟。但對於國內想要效仿的同行來說,設計這類遊戲的方法和需要掌握的開發關鍵與目前國內現有收費模式的遊戲非常不一樣,想要轉換道路,需要克服困難的決心,更需要非常強大的學習能力。

對於仍在堅持國內遊戲市場的廠商,許怡然建議他們多關注短期現金流,少考慮資本運作。多讓玩家開心,專注產品,現金流穩定的公司,無論走出海或廣告哪條路,總能生存。

“只要是現在現金流比較穩的公司,只要穩住了,靠以前拿到手的版號,正在運營的產品長期賺錢能夠養活公司,那就一切都好,如果一直都在燒錢的狀態,賭下一個遊戲能拿到版號,那就相當危險了。”

聊出海

總之就沒有特別容易的事

“往上走特別難,往下走特別擠”是許怡然對遊戲出海現狀的概括。

往上走即為打造超級產品,進軍一線國家市場。但往上走往往對國內遊戲公司的實力有著過硬的要求,並要警惕海外知名大廠打造的國際大作的競爭。隨著國外知名大廠手遊賽道的鋪展,越來越多“質量兇殘”的遊戲產品開始“屠殺”各國的遊戲榜單。往上走意味著強大的團隊實力,也意味著要與這些產品正面廝殺。

此前,任天堂推出的《火焰紋章:英雄》戰鬥力驚人,18個月營收超過4億美金,展示了大廠“降維打擊”的能力。今年下半年,國外大廠也紛紛公佈了自己的手遊產品,Bethesda推出的《上古卷軸》手遊展示畫面已超過國內一般端游水平,產品展示盡顯殺氣。

专访乐游CEO许怡然:政策之下,中国游戏更要脚踏实地|游戏论坛

“好多大廠都在做手遊,火焰紋章、上古卷軸這樣的降維打擊誰也擋不住,這個遲早要發生的,而且已經在發生了。往上走不容易,不是實力弱的小團隊能做的了的。高維打低維那不叫碰撞,叫碾壓!”

往下走即為下沉三四線國家,滿足一般玩家的遊戲需求。比起往上走,往下走對於團隊的整體實力要求要低很多,但正因為往下走的門檻相對低,需要面對的競爭對手反而會特別多。

許怡然建議團隊規模較小,實力不足的出海團隊,先往下走,尋找特別細小的小眾領域著手,並堅持下去。

“印度有個叫Rummy的本地遊戲,相當於中國的地方麻將。印度一家做Rummy遊戲的公司,一年也有幾千萬美金的淨利潤。關鍵要堅守一個小眾市場,精研下去,把腦袋削到足夠尖,把針磨的足夠的細,扎進去,抓得越深越好,在特別細節的地方把你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稍微大一點有錢的公司關注不到這麼細小的群體,他覺得掙的這一點錢不夠塞牙縫的。這時你就活下來了,而且可能活得很滋潤。”

買量是許怡然談論出海話題的另一重點,目前在國內遊戲出海以手遊為主的大環境下,買量是中國手游出海無法避開的問題。許怡然認為,買量是手游出海過程中特別有挑戰性的事情,買量的經驗一般要靠大量的金錢堆積,而在“往下走”的路線下,中國手遊進軍的那些國家和地區,很容易買到假量。

也正因為三四線國家市場買假量問題,很多中國的出海遊戲公司選擇了尋求當地運營商合作。但目前產品與當地運營商的關係常常處於不對等狀態,當大量產品湧向運營商的時候,運營商自身有了很高的選擇權。一些運營商可能不會支付產品的版權金,也可能對產品不夠重視,資源投入不足。許怡然表示,想要在海外生存,與其尋找運營商合作可能還不如多在買量的事情上多花些心思,想辦法給自己找特別偏門能買到便宜量的地方,趕緊包下來。

“其實絕大多人都沒做過出海,這也是我原來那個文章裡寫的,出海也不容易。容易的方向就會競爭特別激烈,不容易的方向你就得下功夫學,總之就沒有特別容易的事情。”

說精品

出不出政策都要往這個方向走

網遊總量調控的消息對遊戲行業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總量調控意味著市面上的網遊總量和新游上線數量將會受到政策的強力控制,也意味著遊戲公司必須改變當下的市場戰術,把精力轉移到已運營的現有產品上來,以現有產品為基礎,多次挖掘價值。

能夠供遊戲公司多次挖掘價值的產品必然是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存活的精品,可以多次挖掘價值的產品也必然是長線運營的產品。由於此前市場環境較為粗放,遊戲產品換代速度較快,大量產品被遊戲公司快速榨乾價值後騰籠換鳥,遊戲產品壽命普遍下降。而政策的出現則要求他們改變當前的運營方式,在總量受限之下,產品要做精,運營要做長。

許怡然指出,精品和長線運營是遊戲公司本來該走的方向,這與政策本身理論上應該毫不相關。

专访乐游CEO许怡然:政策之下,中国游戏更要脚踏实地|游戏论坛

“我覺得長期來講,國家出政策也好,不出政策也好,凡是那些想要進來撈一票快錢就走的人,遲早都要出問題。”

但精品和長線運營對國內的遊戲企業來講也並非易事,許怡然坦言“錢足”和“心齊”是這些的大前提。做精品是十分耗錢的一件事,做長線也是十分考驗耐性的事情,一旦資金不足,人難免會心不齊。這時有些人可能會想著早點做完上線,早點賺錢發獎金補貼家用,有些人還會堅持精品的思路,團隊的心不往一塊走,精品肯定無法做好。

而長線運營則更該是中國遊戲公司的一個優勢,許怡然解釋說,外國遊戲公司其實不太擅長在一個遊戲成功之後做長期的維護。他們往往在一個遊戲成功之後,拿賺的錢去實踐另一個想法,做個新遊戲,為自己而做。中國人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做長期的更新維護。而長線的關鍵在於,堅持為用戶群服務的心態,努力持續提供新的內容。做到這些,用戶最終會主動付錢支持你。

“其實現在好多人,家裡的生活條件還算不錯,能承受很長一段時間能拿低工資或者不拿錢,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大家願意湊在一起做出一個很棒的東西,就更容易實現精品戰略。關鍵看你有沒有耐心尋找最合適的合作伙伴,而且有耐心不論花多少時間,都堅持做到最好。”

話國際

免費遊戲不等於壞遊戲,中西結合做全球認可的好遊戲

目前,很多中國遊戲公司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國際化競爭,開始追求國際化。國際化並非單純的遊戲出海,而是在立項之初就瞄準全球遊戲市場,以全球標準,啟用國際化團隊,打造全球玩家都易於接受的產品。

樂遊的海外遊戲業務正是現在流行的“國際化”。Digital Extreme的《Warframe》作為一款免費網遊受到了來自全球玩家的喜愛,國際服務器也促進了各國玩家之間的交流,而樂遊正是Digital Extreme的“幕後老闆”。從《Warframe》的成功出發,樂遊接連拿下了“文明”“指環王”等多個國際化IP,並著手打造免費遊戲推向全球。

专访乐游CEO许怡然:政策之下,中国游戏更要脚踏实地|游戏论坛

隨著越來越多成功的免費網遊在全球出現,免費網遊正成為國際遊戲市場中一個重要的流派,如何打造一個讓全球玩家都認同的免費網遊,是中國遊戲國際化的一大話題。但中國免費遊戲的口碑狀況,在全球市場上並不樂觀。國內玩家看到中國公司的免費遊戲就打上了Pay To Win的標籤,國外玩家則是高呼著“Chinese MMO”來嘲笑中國免費遊戲。

許怡然認為,做世界頂級的好遊戲,和做免費遊戲絕對不是矛盾的。無論是全球哪裡的玩家,本質上並沒有區別。沒有人真的喜歡Pay To Win,更沒有Pay To Win的遊戲能夠算上好遊戲。真正的好遊戲,應該是Pay To Win Happy,玩家付費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務,但這個服務並不會傷害到其他人。成功的免費MMO不是讓花錢的人去Win,而是幫助花錢的人和不花錢的人交朋友,在虛擬世界中構建一個複雜的社會關係,並且這個社會關係是以友情和愛情為主,是正面的。這樣的遊戲是免費遊戲,也是好遊戲,它們具備持久的生命力,能夠讓用戶長久的獲得快樂,自然也能夠長久的賺錢。

“我們家樂遊的Warframe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案例,玩過這個遊戲的人都知道,它不是一個對戰遊戲,同樣很長壽,很受歡迎。”

此外,許怡然提到,在免費網遊方面中國人有著自己的優勢。免費網遊目前已經是國際市場中玩家進入門檻較低的類型,而中國人在製作免費網遊方面比外國人更有優勢。由於市場環境和投資環境原因,外國人很難持續認真的研究免費網遊,很多公司一旦在一款投入過高的免費網遊中失利,就會關門倒閉,員工也就回去做單機了。和國外不同的是,中國的公司一旦失敗在某個免費遊戲項目上,項目組的員工能夠繼續帶著經驗在下一家公司找到工作,久而久之中國就積累了很多擁有實戰經驗的免費網遊設計人才,形成了完整的經驗體系。

在國際化團隊中,取其之長補己之短已經成為通用做法。許怡然透露,樂遊目前接手的幾款外國的知名IP,都啟用了外國“大神”參與。目前樂遊在海外有多個頂級研發工作室,在海外製作和參與到我們幾個項目的員工加起來有將近一千人。樂遊始終貫徹的方針就是“西方遊戲的美術設計、品質、體驗、遊戲性與東方免費網遊設計相結合”,創造國際化優秀產品。

結語:

談及近況,許怡然告訴我們,他們近期主要任務還是做好手裡的這些遊戲。他認為中國人完全能夠能夠做出頂級的遊戲,而這也是樂遊未來的理想。他希望支持這個理想的人,願意和他一起奮鬥的人,希望往這個方向助推一把的人,能夠加入他們,為這個理想一起奮鬥。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