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能加班,是你不配我加班啊」

“不是我不能加班,是你不配我加班啊”

前幾天朋友跟我說,他被領導批評了,理由是因為加班。

我以為這是一個官高一級壓死人的故事,甚至早已腦補出了一張中年油膩男嘰嘰歪歪壓榨下屬加班的故事。

我朋友淡定的跟我說。

領導嫌加班太多沒時間陪媳婦,把大家都轟走了。

並且揚言,連對待加班都這麼隨隨便便的人,簡直有問題。

於是每個人都在微信群裡豎起了的大拇指,回應得速度和響應的程度,比以往都好,職場塑料同事情表情包宣告失效。

我同事說,那一刻的感覺就像心裡的奸計得逞一般的感覺。

我特別理解他的開心,畢竟不加班是每個職場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啊。

像是對職場人來說,一場工作常常是逐漸失去耐心的過程。而幸福感的來源,一個是關於錢,一個是關於累。當大家都在認為加班好加班對加班能讓自己成長的時候,有一個人能夠開口鼓勵你按時下班,是符合人的期待的。

人生需要驚喜,工作也要。

而今天,我恰恰想勸那些公司的經營者:要敢於鼓勵你的員工不加班。

01

因為,敢鼓勵員工不加班的公司,起碼展示出一種自信:我們根本不需要靠壓榨員工獲利。

朋友延哥在入職現公司之前,曾有過一段職場經歷,一次是在一家教育公司。

一次狗血,一次更狗血。

入職之後第一天就發現,早就到了下班時間以後,座位上每一個人都沒有人動。領頭主管噼裡啪啦的敲著電腦,每個人收拾好了東西,但是也都按在座位上不動。

大概一個小時後,延哥過去跟主管說,我今天還有事,就先走了。

主管眼神冷漠犀利的點頭,彷彿認為延遲一小時下班是什麼了不得的事。

有次同部門的人走得越來越多,公司眼看留不住人,主管越了延哥吃飯,席間主管痛心疾首的說,為什麼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刻苦了呢。

延哥一邊給領導盛疙瘩湯,一邊開了手機下載招聘APP。

延哥說那一刻其實是想笑的,到現在還有公司會用加班時長來衡量員工的努力程度。

半年後辭職 ,也是在延哥辭職之後,公司被踢出上市板。

02

我當然理解公司對加班的需求。

有時候加班是難免的事,一方面因為公司裡每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可能隨時 增加或減少,有時候會跟某個項目有關,進度和準備工作內容不同,還有時候跟分工協作也有關係,另一方面則來自於社會規則的長期教導:

讓我看到你對工作的熱情,而不是赤裸裸的金錢要求。”

但有意思的是,有的公司只把後邊那句話看進去了。

一位讀者說在上一屆準備離職的時候,被老闆約出來吃飯。

在飯桌上,老闆勸說她留下來,因為公司對員工一直很好,只要努力,公司 都會給,到點下班從來也沒說過什麼,看看別人家公司都是996的。

同事說她就是那一刻下定決定要離職的。

老闆的話聽起來很寬容很美好,但翻譯過來就是:

我們沒強制要求你加班,你就知足吧。”

我認識另一家創業公司的HR,因為是一群充滿理想的年輕人,所以他們的招人標準第一點就是熱情。

與之相對的,則是不那麼嚴格的薪資條件。求職者大多數是剛步入社會的 求職小白,大家也常常羞於談錢,急急忙忙的展示對工作的熱情。

然後隆重入職,配上個應屆生的工資標準,用加班衡量努力程度,用熱愛 壓榨員工身心。

後來我總能在朋友圈裡看到那位HR發招聘信息,別人家金三銀四金九銀十擴張人手,他們家隨時隨地都在補漏。

為什麼一直在招人?因為一直在走人。

初來時的熱情維持不了幾個月,再加上靠加班維持來的勉強運轉,不走才怪。

03

偶然在網上看到一組對話,大致意思是一個員工休息天沒有及時回覆信息,被頂頭上司批評,然後憤然懟回去,很多人都為這個員工叫好。

“不是我不能加班,是你不配我加班啊”

“不是我不能加班,是你不配我加班啊”

“不是我不能加班,是你不配我加班啊”

一般來說,公司有急事需要加班,誰都能理解。但無法理解的是這種強制性、理所當然的要求,拿著8小時的工資幹著24小時的活兒,而且一旦提出質疑,就拿“全公司都在等你”“耽誤了公司業務”這類的大帽子壓人,殊不知現在的年輕人真的不吃這一套了。

給了8小時工資,就只買了人家8小時時間,如果要加班,得提前問問人家同不同意。職場上,僱主和員工從來都是平等的,別畫大餅充飢,90後以後的職場人真的不喝這碗雞湯了。

04

很多職場雞湯都在宣揚這樣的觀點:

所有牛逼的人身上,都是加班的味道

不加班的人不足以談未來

你的努力藏在你加過的班裡

這類口號的問題就是——別人牛是因為別人加班,而你不加班就是不努力的表現。

這也是為什麼特別崇尚加班文化的公司常常讓很多人警惕的原因。

不是我們有多排斥加班,而是我們不想讓加班成為衡量價值的條件。

正如前邊所說,如果安排的工作能夠在八小時內完成,再強制員工加班,也許這家公司離倒閉也該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