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變技術當前有沒有重大突破?

核聚變技術的最大難點在於如何把反應堆做到小型化如何控制聚變反應所產生的能量,並且如何在穩定狀態下持續工作源源不斷地輸出能量,可控核聚變技術是今後發展核技術的主攻方向,也是我們人類解決能源問題的終極方案。可控核聚變技術的能源成本低、效率高、無放射性汙染等能量增益的特點,其產生的能量是核裂變反應的4倍,氘燃料成本相當於核裂變反應鈾成本的1/40且來源於海水中提取成本較低存量廣泛,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清潔能源,不會像核裂變反應堆那樣難以關閉也不會產生爆炸更不會產生放射物質。

核聚變技術當前有沒有重大突破?

我國在2006年建成世界上首個核聚變實驗裝置並投入使用,完成200千安3秒的放電實驗。2013年中科院又宣佈了“人造太陽”核聚變技術高約束長脈衝超導試驗的消息,目的就是實驗高約束模式下的穩定運行狀態,2016年又進行了第二次實驗,其穩態運行和放電時間達到了分鐘級,顯然這根我們期待的一年或幾十年的量級不在一個層次上,不過這足以讓全世界的研究人員刮目相看,事實上我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走在了前頭。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商業化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但不排除有重大突破的可能性。

核聚變技術當前有沒有重大突破?

美國的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14年在其官網發佈信息聲稱,旗下的臭鼬工廠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獲得了重大突破。核聚變反應堆可以建成2-3米大小規格的體積安裝在一輛卡車上使用,但所產生的能量在100兆瓦特之間可以供應一支艦隊使用,有望在10年之內實現20年之內進入商業化運營,至於是政治口號還是商業炒作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有拭目以待吧!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不論是軍事裝備還是民用動力,小到汽車、卡車大到飛機、輪船軍艦都會應用可控核聚變技術作為清潔新能源使用方案,未來的太空探測外星殖民毫無疑問就是最佳的不可替代方案。

核聚變技術當前有沒有重大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