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星,關於華爲,關於蘋果,在2018年Q2

IDC數據說,華為手機第二季度超過蘋果。

對華為來說是個好兆頭。但分析說,這主要是P20系列出貨量大幅提高的緣故。能不能保持這個地位,要看更長時間的表現。

關於三星,關於華為,關於蘋果,在2018年Q2


找了一下到今年八月,各手機商全球和各市場的表現。三星在全球的市場霸主地位相當明顯。市場份額都在30%上下。華為表現最好的是在歐洲,市場份額佔16%。仍然差的比較遠。

關於三星,關於華為,關於蘋果,在2018年Q2


這兩年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速放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更新速度放緩。或者換句話說,潛在更新需求在不斷累積。就看誰家的產品,能引領新的潮流,吸引大家更新了。

手機發展到現在,很大程度就是比拼供應鏈,差異化很小了,核心的新款零部件(比如屏幕、CPU),誰的供應鏈優先級高,誰就多賺錢,賣6個月就開始降價,為新機鋪路了。

汽車行業,上市間隔是以月計算。但,手機行業,以天計算有些誇張了,但,最差就是以周計算。差幾個星期,就差很多了

所以華為自己研發麒麟芯片,可謂是氣勢宏大的一手,在這方面可謂領先國內所有手機廠商。

但是客觀地說,三星和蘋果的表現,完全是商業原因。它們沒有在任何市場上遇到非商業干預和阻礙。華為則是受到了政治影響。美國市場上,華為(還有小米)份額為零,完全是美國政治的髒手干預。

關於三星,關於華為,關於蘋果,在2018年Q2


美國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華為開了後門,用戶受到與其它手機不同的特別監視,僅僅是因為政府和國會施壓,AT&T,Tmobile等運營商就取消了合同。

這的確是非常不公平的。

一個沒有強悍手機產業鏈的國家,是成不了手機強國的。這意味著,本土品牌之崛起,從來都是曇花一現。看看手機品牌就是了。為什麼歐洲現在沒有隻能手機品牌了?甚至歐美只有蘋果了,其他都在中日韓?

關於三星,關於華為,關於蘋果,在2018年Q2


去年中國存儲芯片進口達886億美元,韓產佔過半。數據來自韓聯社的報道,2017年中國存儲芯片進口總額達886.17億美元,同比增長38.8%。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存儲芯片進口額達146.72億美元,同比猛增75.4%。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最近用於智能手機、數據中心的存儲芯片快速升級,但中國企業技術實力仍需發展,因此只能依靠進口。中國政府發佈的報告指出,2017年自主開發的存儲芯片市場份額幾乎為零。

所以,中國手機想更進一步,賺更多的錢,各種關鍵零部件研發,是個重要發力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