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樓跳下、猝然離世,一夜之間網際網路成了高危職業

任正非說,“你不當CEO,不會理解有些CEO為何要自殺。”

- 1 -

一天內,2位互聯網創業者

非正常死亡

8月7日晚間,前騰訊員工、法蘭互動創始人甘來,發了最後一條朋友圈:“謝謝,我會在天堂安好。”

22樓跳下、猝然離世,一夜之間互聯網成了高危職業

。。。

。。。

對不起

先暫停一下

基哥突然想哭

。。。

。。。

在那天早上,他從22樓,離開了世界。業內流傳,他創辦的法蘭遊戲,在2018年2月進行了破產清算。

22樓跳下、猝然離世,一夜之間互聯網成了高危職業

而在同一天,谷安天下&安全牛創始人,李華也離開了這個世界。

22樓跳下、猝然離世,一夜之間互聯網成了高危職業

今年以來,在互聯網領域創業,似乎變成了個高危選項。。。

- 2 -

天才創業少年

茅侃侃

茅侃侃曾經被譽為“京城IT四少”、“80後第一批創業者”、“23歲身家6000萬”。

但1年前,就開始有消息稱,茅侃侃被“逼到絕路”,面臨公司瀕臨破產、60名員工仲裁,甚至連車房都已抵押的窘境。

而在今年1月,茅侃侃也發了最後一條朋友圈,給出了這樣一個結尾:

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

22樓跳下、猝然離世,一夜之間互聯網成了高危職業

2016年10月,春雨醫生創始人兼CEO張銳,因突發心肌梗塞去世。去世前張銳曾說:

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會擔心資金鍊斷了怎麼辦。

2018年的1月,遊戲界的元老級人物,知名手遊開發者冒朝華,因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越來越多的類似事件,告訴我們,互聯網創業之路,極度兇險!究其原因,到底是什麼樣的壓力,壓得這些創業者們喘不了氣,最終走向死亡呢?

- 3 -

資本熱潮降溫

幾年前,經濟形勢尚好。資本市場資金充足,大家紛紛投身互聯網創業,這種吃錢的項目。

成功案例當然是有的,光2017年,國內就催生了35家,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緊追美國的步伐。

然而這種催生,往往是一種催肥。飛得太高,是能摔死人的。。。

互聯網公司,一開始都愛衝規模,搶佔市場,往往初期都不賺錢,例如滴滴、京東都是這樣的模式。

可資本風向一變,中央推進去槓桿、防風險的政策,並不斷強化金融監管,廣義流動性總量收縮影響到了VC領域。

這就導致了很多風投不再把資金,或者根本沒有錢,投入到這些新興的互聯網公司中。

那就慘了!強如風口上的豬:京東,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在第一輪融資用光後,也面臨這倒閉的危險。正值金融危機,沒有人願意掏錢給一個不知何時能盈利的企業。

那段時間,京東就是白菜價,可白菜價都沒人敢投。劉強東一天見五個投資人,說同樣的話,得到的答覆也是一樣:拒絕。“對兄弟們那種愧疚和痛苦一擁而上”。

公司的重壓,員工的盼望,能摧毀一個堅強的男人。

- 4 -

融到錢就安全了嗎?

在A股市場上,上市的獨角獸,拿到的錢夠多了吧?可華大基因、360、藥明康德、深信服、科沃斯、工業富聯以及寧德時代這7家公司,在近一年高點以來全部呈現下跌趨勢。

其中,下跌最多的是華大基因,它比自己近一年最高點的股價下滑了72%。

22樓跳下、猝然離世,一夜之間互聯網成了高危職業

今年6月以後,獨角獸的熱情都在下降,而獨角獸所產生的泡沫也即將破碎。

- 5 -

願逝者安息

回到現在,誰又能說甘來和李華,不是這次獨角獸泡沫中的犧牲品?

互聯網創業者,就是與時間賽跑,與風口賽跑,與紅利期賽跑,與募資寒冬賽跑……

如今,創業者等著拿投資人的錢“續命”,而資本也捂緊了口袋在觀望。

員工的期盼、資本回報的高壓、輿論的裹挾、合作伙伴的利益鬥爭,這些都對創業者帶來的多方面的巨大壓力。

在無數個孤獨的黑夜不斷的鞭笞著創業者繼續頂下去,堅持下去,又或者,再也堅持不下去。

雷軍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說實話我覺得創業真不是人乾的事,都是阿貓阿狗乾的

,一個正常人絕對不會選擇創業。因為一旦選擇創業,就選擇了一個無比痛苦的人生,壓力、困惑、別人的不理解甚至是看不起,真正能走向成功的只是極少數,絕大部分創業者都成了鋪路石。

最後,願甘來、李華一路走好。祝所有創業者都能越過自己的至暗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