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教育的目標和未來是什麼樣的?

機器人教育這種創新的教育模式,其教育目標是什麼呢?未來的發展方向又是什麼樣的呢?

這張圖片列出的是1990年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這份標準是全世界第一份國家級的科學教育標準,繼美國之後,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參考這個標準制定了自己國家的教育標準,我們國內也參考了這個標準制定了我們的教學大綱。


機器人教育的目標和未來是什麼樣的?


美國的這個教學大綱,包括了三個部分:

1、科學知識;

2、關於科學教育的目標技能,這個技能主要就是通過科學探究培養學生的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當碰到未知的問題時,學生知道如何通過一個標準的流程去解決這些問題,獲得答案,而不是要有人教,所以說這個技能更為重要。

3、科學的社會性,主要就是講的是科學的價值觀,也就是學的知識如果運用到社會上出現的各種問題上,比如說一些所謂的偽科學、謠言的問題,能分辨哪樣是真哪樣是假。


機器人教育的目標和未來是什麼樣的?


相比美國的教育標準來看,我們的教學大綱還是少了很多內容。從我國當前的教育狀況來看,最被關注的是科學知識這塊。至於後面兩塊,我們的教育還是很欠缺的。

阿童木人工智能認為,我們始終要記得,教育,知識和技能的教授,永遠只是次重點。

關於機器人教育的未來,阿童木人工智能也想談談自己的看法:機器人是非常好的教育平臺,一方面機器人對大、中、小學生來說都很感興趣,是一個非常好的吸引大家興趣和目光的平臺。它吸引人,所以大家都有學習的動力,阿童木人工智能的老師們,希望機器人教育,能夠讓學生,學習到科學研究的技能,知道如何解決現實問題。在機器人教育的課堂上,沒有現成的答案,學生知道如何去設計,然後逐步地去把它實現出來。我覺得這是中國學生現在最欠缺的。


機器人教育的目標和未來是什麼樣的?


阿童木人工智能專注於3-18歲孩子的機器人、編程、創客等教育,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學理念得到傳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專注於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更多信息請關注阿童木人工智能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