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縱25.3,橫310cm,故宮博物院藏。王寵此時書風已自成面目,行筆從容自在,筆勢飛動,氣脈流暢。落款中稱“閒寫李翰林雜作”,可見為心手兩暢之作。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是吳門書派的佼佼者,其行書作品可謂是開創一代新風,在吳門書派中具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因為家庭出身不好,所以沒有機會去接觸歷代名帖真跡,他所臨摹學習的對象主要是 淳化閣帖 和其他刻帖,學習對象的侷限使他的作品在表現上顯得力量不足,筆畫受刻帖影響太深,顯得僵直無生氣,缺乏活力。然而這樣的僵直卻也在無形中增添了作品的古拙與厚重之氣,同時使作品在帖學氾濫的明朝中葉傲然獨立,閃亮登場,令當時的書法界為之一振。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清代黎惟敬評價其作品時說:“晉人真跡,世所罕見。所傳者,仿書耳。諸體混淆,若出一手,不辨其為誰也。近世吳人王履吉氏獨能追蹤大令,蕭散俊逸,復出流輩,雖不見晉人書,知其為絕藝也。”正是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木版氣”,才讓他的作品獲得了更高的讚譽。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的作品與兩宋時代的行書相比,很明顯是缺少了宋人的率意和婉轉流暢,作品線條透著十足的匠氣,這與他的性格和人生經歷有關。王寵早年才華橫溢,但後來卻八次應試不第,遂選擇了退隱山林,以書畫詩詞自娛為樂。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仕途上的不如意和倔強的性格對他的書法創作影響極大,所謂字如其人,再加上他深受老師蔡羽的影響,在藝術學習和表現上桀驁不馴,明代王世貞《吳中往哲像贊》中說蔡羽,“間臨 《十七帖》,人或從傍指摘其離者,其日:‘不然,吾非臨右軍,吾乃教之。 ’”狂言如此,表現出王寵強烈的個性。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老師的性情直接影響了王寵,王寵用這樣的個性來對待書法創作自然是赳赳犟氣,非把刻帖的精神全部學到不可,所學者真可謂刻帖之精髓也。其行書也因此而異於當時書壇的流行書法風尚,獨步天下。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王寵草書《李太白古風詩九首》詩卷,筆勢飛動,心手兩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