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要點,在部隊考軍校的戰友記得收藏

第一章

一、1、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又是方法論。

2、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①思維和存在誰是第一性:唯物、唯心

②思維和存在是否有統一性:可知論、不可知論

3、①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②馬克思主義理論意義:(1)堅持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原則,堅持了唯物主義的一元論,同唯心主義一元論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2)堅持了能動的反映論和可知論,批判了不可知論;(3)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4)體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為徹底的唯物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

4、物質和運動的關係:①世界上凡是物質都運動,沒有不運動的物質,若有人認為有不運動的物質,則會犯形而上學的錯誤。

②凡是運動都是物質在運動,若有人設想存在非物質的運動,則犯唯心主義錯誤。

二、1、實踐的基本特徵:物質性(直接現實性)、自覺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2、規律是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是客觀的。

3、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辯證統一:

①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

②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三、1、聯繫和發展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

2、發展的實質: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新事物是指合乎歷史前進方向、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舊事物是指喪失歷史必然性、日趨滅亡的東西。

3、新事物是不可戰勝的P46:①就新生事物與環境的關係而言②就新事物與舊事物的關係而言

四、量變質變

1、質: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

量:事物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關係表示的規定性

度:保持事物質的穩定性的數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範圍,度的兩端叫關節點或臨界點,超出度的範圍,此物就轉化為他物

2、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③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

五、辯證否定觀的基本內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運動的結果;2、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3、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繫的環節;4、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

政治要點,在部隊考軍校的戰友記得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