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有人中箭後還活蹦亂跳?說說古代弓箭的真正殺傷力


啥有人中箭後還活蹦亂跳?說說古代弓箭的真正殺傷力



一般來說,人體組織,就連最硬的骨頭,其實都是相對脆弱的。所謂“人體最硬的牙釉質硬度僅次於金剛石的說法”其實是個偽科普文。它列舉的硬度是18世紀提出的劃痕硬度,已經很不科學了。

所以人類想僅靠身體硬抗金屬箭頭,哪怕是青銅箭頭也是不可能的。當然,弓箭的殺傷力如何,還與射中部位相關。如果射得準,一箭就能斃命。


啥有人中箭後還活蹦亂跳?說說古代弓箭的真正殺傷力


那要射不中要害呢?古人也有辦法,在箭頭上塗毒!《水滸傳》第一百一十四回,金槍手徐寧、井木犴郝思文二人與方臘軍遭遇,徐寧脖子上中了一枝藥箭,不幸毒發而亡。歷史上,堅守疏勒城的漢代名將耿恭就曾用毒箭狠狠教訓了匈奴人。

當然,實際作戰中,有個問題,那就是有鎧甲與頭盔的存在。所以歷史上留下了不少腦門中箭而不死的情況。


啥有人中箭後還活蹦亂跳?說說古代弓箭的真正殺傷力


比如,三國名將關羽是個中箭專業戶,刮骨療毒的故事家喻戶曉。但關將軍不止胳膊中箭,額頭也掛過彩。水淹七軍時關羽與龐德大戰,被後者一箭射中額頭。不過箭傷沒有影響作戰,那場戰役的結局大家也知道,龐德和于禁都當了關羽的俘虜。


啥有人中箭後還活蹦亂跳?說說古代弓箭的真正殺傷力



北周十二大將軍之一王雄,在邙山大戰中與北齊落雕都督斛律光對射,結果被射中額頭。王雄當場並沒有斃命,但是喪失了戰鬥力,抱著馬脖子逃離戰場。這位老將軍年已五十八歲,受不起箭傷折磨,當晚可能因為箭創感染和流血過多,傷勢過重而死。估計要是年輕點也就挺過去了。

張獻忠與明軍左良玉部作戰,被明將羅岱射中額頭,張獻忠頗是勇悍,居然硬是馳馬逃走。但是張獻忠這傢伙似乎一生和弓箭犯衝,後來他被清軍窮追猛打,在鹽亭鳳凰坡被清兵一箭射得重傷,因為無法逃走被擒殺。清將孔有德與李定國大戰,額頭上中一箭,但他居然渾若無事,繼續堅持指揮戰鬥。

當然,如果射中腦門的是床弩,那這個人基本上是涼涼了。


啥有人中箭後還活蹦亂跳?說說古代弓箭的真正殺傷力


▲張獻忠雕像



啥有人中箭後還活蹦亂跳?說說古代弓箭的真正殺傷力



至於身穿鎧甲的人被射在身上其他部位的,其實斃命難度也非常高。劉邦與項羽相持於成皋,被項羽射中胸。但從劉邦還能強起勞軍來看,似乎也沒嚴重到哪裡去。

隋末瓦崗軍首領李密與王世充大戰,也多次中過流矢,但是沒過多久便又活蹦亂跳地帶兵作戰。


啥有人中箭後還活蹦亂跳?說說古代弓箭的真正殺傷力



五代梁太祖朱溫親征鄆州誤中埋伏,部將張歸宇殿後,身上中了十四五枝箭仍然未死。(事見《北夢瑣言》卷16)而五代後唐一名叫萇從簡的將軍中箭,箭鏃破骨而入卡在骨頭之間,拔都拔不出來,需要開肉鋸骨才能把箭弄出來。醫士不敢下手,萇從簡卻十分硬氣,效法古時關雲長刮骨療毒,讓醫士破開骨肉,楞是把箭鏃拔了出來。時人譽為好漢。南宋岳家軍部將楊再興於小商河力戰,金兵騎兵拼命射箭才要了這位猛將的命。戰後宋軍焚燒楊再興的遺體,得箭鏃二升。


啥有人中箭後還活蹦亂跳?說說古代弓箭的真正殺傷力



而北朝東西魏沙苑之戰時,西魏派一名大力士守住一處河橋,大力士身穿厚衣厚甲,手持大棒,死死阻住去路。東魏人步兵衝不過去,射箭又不能透甲而入。於是請來神射手賀拔仁。賀拔仁發現大力士全身唯一的缺點就是臉部沒有遮擋,於是發一箭正中其面,大力士當場斃命。而後世,滿清八旗作戰時,就喜歡在近距離弓箭射擊對方無防護的面部和脅部,“賊於五步之內,專射面脅,每發必斃”。


啥有人中箭後還活蹦亂跳?說說古代弓箭的真正殺傷力



把弓箭阻遏作用發揮到極致的當屬北宋麟州將官王吉,這位老兄常年與西夏人作戰,憑藉過硬的騎射之術,摸索出一套“一箭術”。出陣時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射對方一箭,然後趁對方避箭時急速衝鋒,殺入對方陣中,往往能當場乾死幾個抱頭躲箭的敵兵。王吉號稱:“吾前後數十戰,未嘗發兩矢也。”

而明末,清軍為了增強殺傷效果,也採取大規模齊射的戰術,以求提高斃傷數量。據明朝遺民顧炎武《聖安本紀》載,閻應元守江陰時,清軍攻城不計成本的往城內放亂箭,守軍無處躲避,只好舉著鍋蓋擋箭,膽大的還隨手接箭,接的多的一天內竟能得三、四百枝。


西魏與東魏大戰於河橋,西魏丞相宇文泰戰馬被流矢射中,馬受了驚嚇逃跑,把宇文泰巔下馬來。騎兵作戰沒了馬幾乎就是個死。千鈞一髮之際,大將李穆把自己的驄馬(毛色青白相間的馬)讓給宇文泰,才讓他逃出生天。戰後宇文泰為感謝李穆活命之恩,把相府馬廄中顏色與當年那匹一樣的戰馬,全部賜給李穆。邙山大戰時,西魏大將賀拔勝於陣上突襲東魏丞相高歡,危急關頭,東魏將軍段韶一箭射中賀拔勝戰馬,馬受傷躺倒,高歡終於倖免於難。


啥有人中箭後還活蹦亂跳?說說古代弓箭的真正殺傷力



又比如,唐軍與薛延陀作戰。對方一齊發箭,將唐軍大部分戰馬射傷,導致唐軍騎兵多數失去衝擊力(可能因為長途奔襲而沒有披馬甲)。所幸唐軍主帥李世勣當機立斷,下令戰馬受傷的騎兵們下馬作戰,手執長槊,以數百人為隊,一同突擊薛延陀部,將薛延陀打得大敗潰逃。顯然,唐軍騎兵是穿鎧甲的。


啥有人中箭後還活蹦亂跳?說說古代弓箭的真正殺傷力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能更理解詩聖杜甫那句詩: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所以甲騎具裝才是戰場的王者,因為不怕對方射箭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