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你所知道的不良人

在哪一片江湖裡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那些白衣飄飄飄的少俠

那些行俠正義的衙門中人

究竟生長在怎樣的江湖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今天給大家說一說,你們熟悉的陌生機構:

不良人

如果不是國產動畫《畫江湖之不良人》的火爆,“不良人”這個詞在現在聽起來比較怪異,乍一看還以為是“不良青年”。實際上,“不良人”在唐朝確實存在過,在中獻有記載。

張鷟《朝野僉載》卷五

“不良主帥魏昶有策略,取捨人家奴,選年少端正者三人布衣籠頭至衛。”“忠惶恐,私就卜問,被不良人疑之,執送縣”


《舊唐書·楊慎矜傳》

先令盧鉉收太府少卿張瑄於會昌驛,系而推之,瑄不肯答辯。鉉百端拷訊不得,乃令不良枷瑄,以手力絆其足,以木按其足間。


清·梁章鉅《稱謂錄》引《說鈴續》

緝事番役,在唐稱為不良人,有不良帥主之,即漢之大誰何。

由這些文獻可以看出來,不良人在唐朝實際上是主管偵緝逮捕的差役。其官稱為 “不良人”,他們的主帥叫做 “不良帥”。他們的職責與漢朝的 “大誰何”是一樣的。那麼什麼叫做大誰何呢?其實大誰就是漢代看管坊門的守門人,看到陌生人了,大喊一聲,這是何人啊,讓大家提醒陌生人,防止發生治安事件,故此叫做“大誰何”。看來漢代的官名叫得也真是隨意啊。

484很熟悉?與“不良人”緊密關聯的職責讓你想到了什麼?

A.開展坊間安全防範,加強治安

C.傳喚主告被告

B.調查取證

答案

片警嘛


然鵝

在唐代,縣級官府中並沒有設置專門負責追捕盜賊、維護治安的官員,無論是官,還是吏,都是臨時差派的性質。

按照清人考證所說 “緝事番役,在唐稱為不良人,有不良帥主之。”不良人並不是縣司負責緝拿盜賊和犯罪者的常備人員,而且往往是由縣內的分番服役人員去擔任。

也就是說,這不良人連個編制都沒有,都是由民兵來兼任,主管不良人的官級別也不高,頂多相當於是坊正的派出所所長,不良人也就是相當於沒有編制的協警吧。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不良人”沒有編制,那麼“不良人”的大領導不良帥總該有吧?

作為“協警”頭領,不良帥的編制自然是有的。然鵝……“不良帥”可和你萌心目中的“元帥”、“將軍”,完全是兩碼事。

“帥”是唐朝低級的武官,級別大概相當於從七品,也是個很小的芝麻官了。


這些沒有編制,地位不高的“不良人”,一旦進入了文藝作品,經過演繹,就會產生些許微妙的變化:

比如陳漸的小說《西遊八十一案》系列裡,曾經數次提到過不良人的機構。從第一輯中為救玄奘而犧牲的胡人追隨者波羅葉,到第三輯裡充滿了陽剛之氣的王玄策……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西遊八十一案》中關於“不良人”的時間線

就像《西遊八十一案》第一輯中,陳漸將歷史上兩個“崔珏”合二為一一樣,書中既還原了不良人的生存環境和狀態,又做了一定的藝術加工。同樣的,陳漸對“不良人”一線也做了合理重組和改造。

作為一個較真的讀者。我還刻意去扒了一下《西遊八十一案》新書中,王玄策的真實故事。

白糖引發的血案-王玄策其人奇事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王玄策作為隨團副使,第一次出使西域。在這期間,他周遊西域,“因巡省佛鄉,觀攬勝跡,留其國數年”,留名立腕,“玄策等建銘於耆閣崛山。同年二月十一日立碑於摩訶菩提寺”,圓滿的完成了出使任務。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王玄策出使圖

貞觀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朝廷又一次派使團出訪天竺,王玄策以太子右率府長史之職被任命為正使。同時呢這次出使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去學習製作“石蜜”之法。石蜜也就是所說的白糖。

當王玄策到達天竺的時候,發現本來與唐朝交好的國王已經去世了,取而代之的是篡位的大臣阿爾裘那。阿爾裘那將出使的使者全都關了起來,誰知道被王玄策逃了出來,一路逃到尼泊爾,更是向尼泊爾的國王借了七千的重騎兵,將高於自己四倍兵力的阿爾裘那陣營打得落花流水。白糖工藝沒有學到,順手把一個國家給滅了。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王玄策

《舊唐書》卷三 本紀第三對這件事進行了記載:

“五月庚子,右衛率長史王玄策擊帝那伏帝國,大破之,獲其王——阿羅那順及王妃、子等,虜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二萬餘以詣闕。”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王玄策回到長安時,已是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得知自己的手下在外面這麼爭氣,自然是驚喜不已,立即給王玄策連升兩級,冊封他為朝散大夫。王玄策回國時,還帶了一名天竺和尚。他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做那羅邇娑婆(這就是娑婆寐的原型,他跟隨玄奘來到大唐之後的故事也就是西遊八十一案四的故事了)。他煉了長生不老丹給李世民吃,終於就在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世民服藥過量去世了。王玄策受李世民之死牽連,仕途受阻,終生再未升遷。

細心的你看出問題了麼?

雖然王玄策早期的事蹟不詳,但是他在貞觀十七年最為副使參與西行。帥是軍方低級的官員,而縣令是文官,兩個系統。古代文武之間的轉換基本上是很困難的。

由此可知,王玄策大約是沒有做過不良人的。


如果你覺的,不良帥好歹也是個七品,看起來也挺不錯的樣子。那麼,咱們就來看看:

不良人的真實 地位與職責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湖南衛視元宵喜樂會,楊洋名捕造型

在現在的古裝電視劇裡,緝盜人員的形象好像挺正面的,偵破一個又一個疑難案件,出入各種高級或者低級場合,盤問各種各樣的人,跟鄉紳和官老爺平起平坐。顯然,編劇大大們太美化古代的治安緝盜人員了。

唐代的不良人,雖然乾的是類似警察的活計,但身份地位,跟警察卻大不一樣。

不良人在唐代是屬於吏員的身份。

吏見官的時候雖然不必每次都下跪,但是官可以斥令吏跪下講話的。實際上,在官府中,官與吏的身份等同於的身份關係。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唐代吏員屬於“流外官”,尚可以通過“銓選”等程序進入官員的行列。但是若無人舉薦或者沒有背景,那就只能按照九品勳轉制來進行選官。也就是說,三年一考核,合格者得到一品,直到到得九品才能獲得銓選流內官的資格。或許資格後,還得盼大老爺開恩,才能得到一個九品芝麻縣令,那都是了不得的福分了。想想看,最順利的情況下都要27年才能得到官,那升遷之路真可以說是遙遙無期



謠言粉碎的分割線


另外,從事不良人這一職業的,之前有一種說法是徵用有惡跡者充任緝盜的小吏,稱為不良人。根據現在的學者考證,應該是古籍中摘抄錯誤,後人對唐詞彙不瞭解而造成的。並無實際文獻的佐證。

從職責來說,不良人的擔子可是一點都不輕。

在《朝野僉載》中,記有一則故事:謂中書舍人郭正一有個高麗婢名玉素,貌美受寵,替主人掌管財物。後來玉素投毒謀害主人,洩露後卷帶金銀器物逃跑。

錄奏,敕令長安(縣)、萬年(縣)捉不良脊爛求賊,鼎沸三日不獲。不良主帥魏昶有策略……不良往金城坊空宅,並搜之。至一宅,封鎖正密,打鎖破開之,婢及高麗並在其中。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假如唐朝有知乎的話,估計一定會出現這樣的提問吧。

其中出現了“不良脊爛”一詞。脊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脊背被打爛的意思。

唐代施行“杖脊”這種酷刑,不但平民犯罪需要受刑,連官府中的差役公幹人員如果不能按期完成任務,按照杖限考比制度,也往往需要遭受杖脊之刑。

在評書中,經常可以聽到捕快抓捕大盜的時候,限期一月,一月抓不到賊人,杖刑伺候,十日一比,抓不到繼續杖刑。說的就是這個事情。

因此“不良脊爛求賊”正是說明了緝盜的差役接手公務之後,懾於杖限考比的壓力,悲催而努力的抓捕罪犯的情景。


在文藝作品中,自然也不可能讓有主角光環的“不良人”受盡苦楚。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動漫版《不良人》圍繞唐代從事偵緝捕盜職務的官差“不良人”這個組織所隱匿起來的太宗龍泉寶藏而展開,以非常浪漫的方式展現了群雄俠隱仗劍、江湖亂世情愛,譜寫浪漫輝煌的武俠傳奇。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其中袁天罡是“不良人”天罡三十六校尉中的排行之首的天魁星,不良人的首領。

袁天罡這形象,雖然和歷史上有些很大偏差,也比儒雅中充滿了陽剛之氣的王玄策可是差得遠。

不過看到動畫中的“不良人”組織這麼的威武,除暴安良,打擊邪惡勢力,行俠仗義,一諾千金,同時行走江湖又有情比金堅的兄弟之情,還有浪漫的江湖兒女愛情,這生活可是比不時捱打的“真•不良人”生活強太多了。

想必不良人他們也一定想反穿越到現在,到畫江湖中去一展身手,體驗一下浪漫瑰麗的江湖世界吧。


畢竟,在唐朝受了那麼多苦,不良人的待遇卻很一般。

前面說過,不良人很多是由分番服役的府兵來擔任。

唐政府規定: 18歲至22歲為中,23歲為丁。國家每年一造計賬,三年一造戶籍。

戶口簿籍是國家推行均田和租調製度的依據。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

十八歲以上的丁口,就相當於是預備役,要按照規定分番服役, 服役時要打仗就要開拔去前線,等輪番休息時就回去當地主或種地,一般服役8個月,休息8個月,是半職業的預備役部隊。

永業田就相當於是他們的一次性買斷工資,在服役的時候需要乾糧自備,衣物、裝備也要自己做好準備,按照服役的期限可以免掉稅收,其他的並沒有額外的工資。至於唐後期充當不良人的團練、鎮兵,也不過就是提供醬菜、乾糧,免徵稅賦而已,整體來看,還是十分艱苦的。

至於說不良帥,雖然做到了軍官,級別並不高,只有從七品,但是待遇上來說比不良人好了很多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怒刷朋友圈存在感的白居易

唐朝的待遇是個什麼標準呢?

白居易當年的很多詩裡面都能發現他自己當官時候的俸祿,他可以稱為曬工資條狂人了。這些詩歌所記錄的,可以作為當時官員俸祿的一個參考。

白居易早年當戶曹時(正七品),說自己“俸錢四五萬,月可奉晨昏。”35歲時白居易官至縣尉,在此任中,他寫下了一首《觀刈麥》,詩中寫道:“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按照唐朝與現代錢幣的兌換,大概每月也有一萬五左右了。

“不良帥”做為一枚從七品官員,雖然待遇比不上白居易,但是已經完全脫離了吏員的貧民生活。


說了這麼多

歷史的不良人到底長啥樣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文藝作品裡,劉德華長得很帥。然鵝,介並不是唐朝的衣服。

比起小說《西遊八十一案》中的合理虛構,和動漫《畫江湖之不良人》的架空結構,華仔身上這身衣服,就有點穿越了——它是參考了明清時代的服飾特點進行加工創造,基本上與唐朝無關了。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唐長樂公主墓壁畫出行圖中的人物

不良人的服飾按照唐代的衣服制式,應當是男子身穿圓領長袍頭戴璞頭。具體形式從出土的壁畫可見一斑。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而當時唐朝的制式兵器為唐刀。《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根據出圖文物及古書中描述的復原圖,可以看出現代俗稱的“唐刀”,是狹直刀身,小鐔,長柄(可雙手握持)的形制。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昭陵六駿:颯露紫,丘行恭佩刀圖

不良人模模糊糊的影像就這樣慢慢的走近了我們。

也許和你想象的不一樣,他們遊走在一片陌生的江湖裡。不過,正是這些古籍、古蹟所展現的隻言片語,給了後來的創作者無盡的靈感。在千年後的今天,贈予我們一個又一個俠肝義膽的浪漫傳奇。


說了這麼多,我們換個話題~

竟然看到了一條爆炸新聞

歷史的風塵|你所知道的不良人,在哪一片江湖裡

《西遊八十一案:大唐泥犁獄》正在籌備當中,未來會以影視劇的形式和大家見面。大家闊以小小地期待一下啦!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