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爲陪領導打桌球升職了

1

一位久違的老朋友找我吐糟,說他辦公室的一位90後小年輕靠每天陪新來的領導中午打乒乓球成功上位,調任另一個部門升職為副主任了。更奇葩的是,有一些得了小道消息的人,都來找他打聽事情原委,企圖如法炮製當第二個打乒乓球上位的人。

如果我是剛入職的年輕人,這個升職小內幕,乍一聽感覺是拍馬屁小人得道了。這領導太昏庸。

然而,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借陪打球成功上位的年輕人,哪裡是簡單的只知道拍馬屁的年輕人呢?

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職場必殺技之投其所好。

這個必殺技,說起來容易,但執行起來可一點也不容易。

以這位會打球的年輕人為例。

首先,他得提前知道領導的喜好,掌握領導出行的規律,才可能在領導打球需要玩伴時恰好出現,不至於太突兀以讓領導覺得他有拍馬屁之嫌而更加討厭他。

第二,在陪打的過程中,要讓領導覺得打的舒服,是贏的多還是輸的多,這個程度怎麼把握,這個得看他的悟性,畢竟每個領導的性格和輸贏觀完全不同。

第三,不能光陪打啊,還要陪聊。領導和你聊天的過程何嘗不是他藉機瞭解你瞭解其他下屬的過程。表現的恰到好處,拿捏的分寸得當,這可比打球難多了。

你看,即使你知道了這是升職的好途徑,可是這其中的觀察力、執行力、溝通能力,又豈是臨時抱佛腳能學會的,還是要靠平時點滴積累的。

投其所好,不過是利用了向領導展示自己的媒介而已。

他,因為陪領導打乒乓球升職了

2

其實這樣的職場升職例子比比皆是。

我老東家的後勤科長,是我高中同學。我們同一批進單位的有大概十個人。他是唯一一個非本科生,但是卻是最早一個提拔為正科長的。

他的提拔竅門,人人知道,就是投領導所好。

他原本在一個很偏僻的部門,是沒什麼機會見到領導的。但他每天第一個到單位勤勞的燒水打掃泡茶。一個偶然的機會,領導辦公室有人請假把他調過去替幾天。這一替,他就留用了。

作為領導辦公室一員,知曉領導喜好其實是基本功。但是能把這個基本功發揮到讓領導提拔你,就很難了。

出門接待,他可以細心的為女領導準備備用絲襪,帶防曬霜,口香糖。

記得每個重要客戶的生日,以提醒領導屆時問候。

記得誰喜歡喝白水,誰喜歡泡茶。

衣食住行,只要有他在,樣樣妥帖細緻。

他用兩年的時間,當上了後勤副科長主持工作。

他這種脫穎而出的憑藉,一開始我是很不齒的。覺得這不是真本事,不屑與之為伍。以至於原本我們在同一個單位又是同學應該比他人親厚才是,但我們的圈子一直都沒有交集。

他,因為陪領導打乒乓球升職了

是什麼時候改觀的呢。一次同行來我單位調研,我安排用餐時,居然忘記了喊開車的駕駛員。等我記起他時,已經開飯10分鐘。我去請他,為他單獨安排,他以胃口不好為由推拒。我急的熱鍋螞蟻團團轉。我的這位後勤科長老同學,看見後,塞了兩包煙,“師父,車裡悶,出來抽根菸。我讓食堂師傅炒幾個時鮮,今兒個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剛菜場送來的雜魚新鮮呢,早還吃不著。”就這麼一拉二拽的就把這事巧妙解決了。

這份情商,這份細心,不正是後勤科長必備的素養麼,提拔他的領導可不就是知人善用麼。

3

我在單位的第一位業務師父,是個十足的業務骨幹。看報表寫分析文章入木三分,簡潔易懂。可奇怪的是,他一直停留在中層副職,領導遲遲未委以重任。我剛入職時,心裡非常困惑。

隨著年齡的增長,情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我愈加明白。

越到高層,情商的優勢越為凸顯。

投其所好,正是高情商的表現之一。

尤其是單位或部門正職,光會幹活是不夠的。

我的這位師父,人人誇他好。因為,逢人三分笑,有求必應,從不拿喬。後來,不止一個領導對我講,你的這位師父太過奴性了。這樣的業務骨幹,做副手可以,但是要手握一個部門的話,就難了,還要在人情世故、協調能力上多歷練歷練。

你看,對人好,樂於助人,可是失了界限和分寸,就變成了奴性。

可見,投其所好,怎麼投,投誰,投什麼好,都是學問。

他,因為陪領導打乒乓球升職了

記得有段時間炒的沸沸揚揚的一則新聞。一位研究生因為導師百般刁難騷擾而自盡的事。當時讀來真正嘆息。

且不談導師是多麼的沒有職業操守,這位可悲可嘆的學生如果早一點明白社會的人情冷暖,也許就不會那麼想不開了。

人在很多階段,尤其是創業初期或者求學期,遇到的貴人是不能自己主動選擇的。比如你的導師,你的上司。你的客戶。

從某種角度說,導師讓學生做課題,陪說話,幹家務,做瑣事,也是一種接近她並隨之接近她所擁有的權勢的機會。做這些不比那位靠打乒乓球上位的老兄簡單麼,畢竟不需要去找時機,摸規律,查喜好,省了好大一個圈子。

當然,說投其所好,並不是說要想方設法瞭解領導喜好,為達目的不罷休。而是在看到領導所好,而自己力所能及,那麼不妨俯下身子,捺住性子,放下驕傲,利用資源,成就自己。

這也未嘗不是自己的過人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