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千年的酥油花藝術,塔爾寺三絕之一,模具對外保密


據說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去一尊釋迦牟尼十二歲的等身佛像供奉在新修的大昭寺裡。按照儀軌,供奉佛和菩薩的貢品有六色,可當時沒有鮮花,於是人們就把酥油塑成了花供奉佛前,從此相沿成俗,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藝術門類。圖為酥油花局部,人物花卉,亭臺樓閣各個惟妙惟肖。文/周加才讓,圖/張喜臻。西藏老照片獨家發佈,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酥油花是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塑造藝術,是西藏苯教祭祀傳統的延續,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早先只是施食貢品上的小小貼花。酥油花是彩塑,未塑前就將各種礦物顏料研成粉末;酥油力學強度弱,雕塑之美主要體現在塑上;酥油易融化,所以“曇花一現”,藝術產生和展出時間受嚴格限制。文/周加才讓,圖/張喜臻。西藏老照片獨家發佈,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塔爾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酥油花是塔爾寺的藝術三絕之一,其酥油花的製作已有三百年的歷史,寺中有兩個專門製作酥油花的僧院,即“傑宗曾扎”和“貢茫曾扎”,專門培養油塑藝僧。圖為用模具直接製作有些部位,在塔爾寺模具是對外保密的。文/周加才讓,圖/張喜臻。西藏老照片獨家發佈,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