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再大我都要說,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點 擊 關 注 電 影 派

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

電影派

Vol.1379

一個月之前,派爺推薦了紀錄片《尖端醫療的真相》。

它勇敢地揭露了一些尖端醫療設備深藏的危害性,

以及商人只顧追求利益而罔顧百姓性命的醜惡嘴臉。

功德無量。

這部紀錄片由網飛爸爸出品。

在這個時代,還秉持著懲奸打惡的操守,妥妥的良心擔當

9月13號,網飛又出了一部紀錄片大作——

《羅訴韋德案》(2018)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這部紀錄片聚焦於我們生活中另一個尖銳的話題:墮胎。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先來說一下這個法案。

1972年,得克薩斯州兩個年輕的女權主義者薩拉·威丁頓和林達·科菲試圖挑戰當時的墮胎政策。她們選中了一名希望墮胎的21歲女子,化名為簡·羅,韋德則是當時達拉斯縣的檢察官。


1973年 1月22日,美國聯邦高院最後以7比2的表決,確認婦女決定是否繼續懷孕的權利受到憲法上個人自主權和隱私權規定的保護,這等於承認美國墮胎的合法化


“羅訴韋德案”在美國影響巨大,被美國人視作第二次內戰。

從1973年開始,這個法案一直存在著爭議。

有人認為,墮胎應該由懷孕的女人選擇,這關乎於平等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另一些宗教主義者則認為,墮胎無異於謀殺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這兩種聲音慢慢發酵、激化。

個人命運逐漸被捲入了政治家的對決之中

每一次總統大選,墮胎話題都會被推向風口浪尖。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但是,開明如美國,女人的個體命運還是被放在了人與信仰的較量之中,被放在了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派系鬥爭當中。

對墮胎這個話題,派爺不想關注那些政治爭鬥。

直接亮觀點。

墮胎應該由女人自主選擇

《羅訴韋德案》裡提到這樣一個案例。

主持人雪梨懷孕了,她很想要這個孩子。

但她服用的藥物很可能導致孩子四肢不全。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這種情況下,生下這個孩子,真是對他負責任的做法麼?他會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麼?

醫生建議她打掉孩子,她考慮再三,決定墮胎。

這個案例最關鍵的地方是什麼?

派爺覺得,別人的話,都是建議。

選擇權因牢牢掌握在懷孕的女人手裡。

但是一旦生下,就必得負責,全心照顧。

也有選擇生下孩子的例子。

2013年,有部講慰安婦的紀錄片,叫《三十二》。

廣西的一個女人韋紹蘭,曾經被日本人侮辱。

但她想生下這個孩子。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這個孩子從生下來,一直遭受村裡人的白眼和辱罵。

一輩子沒有娶妻,小孩子都罵他“日本人,日本人”。

但他,是韋紹蘭老人活下去的支撐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比起兩個人的相依為命,那些對所謂血脈、對老套倫理的咒罵真的是太惡毒、也太淺薄了。

對老人來說,她沒有墮胎,就是對的。

在不合時宜的階段生下孩子的電影,讓派爺印象深刻的,是一部美國青春片,《朱諾》。

一個高一女學生,與男友相處時擦槍走火,懷了孕。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這對於一個高一學生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的噩耗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她想打掉這個孩子,一個反墮胎人士的一句話,讓她不忍心。

他已經有指甲了。

朱諾不忍心了。

她找到一個收養孩子的家庭,然後再三考察對方是否適合做孩子父母。

這才決定生下孩子。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對朱諾來說,她給不了孩子未來,甚至會毀了自己的未來。

為什麼生下這個孩子?

就是因為,她確信,有個女人,會對他視如己出

有人說,只有美國,才能拍出《朱諾》那樣的青春的電影。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即便高一懷孕,仍然可以釋放青春的酷和美

反觀我國。

從《致青春》開始,“墮胎、車禍、出國”成了我們青春片的三大標配。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墮胎,成了懵懂之愛的終點,成了青春的墳墓

“無打胎,不青春。”

女孩們最好年華里的

隱痛,被編成了段子流傳

這是中國青春電影的悲哀,不也是那些女孩生命的悲哀麼?

女人,談個戀愛都有太大的風險

從電影拉回到現實世界。

派爺查了一下墮胎的相關資料,觸目驚心

2018年8月,國家衛健委印發《人工流產後避孕服務規範(2018版)》,國家衛健委介紹——

近年來我國人工流產數量大,每年約900多萬例


接受人工流產手術的女性中低齡者、未育者佔比大,重複人流比例高

有些女人覺得羞恥,只敢在私人診所偷偷處理。

如果算上這些不在案的,數據將會更加龐大。

這些被流產的胎兒,都去了哪裡了?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醫院通常會將流產的胎兒遺體當做醫療廢物進行處理。

我們暫時拋開那些對於墮胎合法性的理性判斷,問一個更加實際、更加切身的問題。

那些女人,那些女孩,真的願意去墮胎麼?

是什麼將她們逼上了這個境地?

知乎上有個回答。

一個男生,5年時間送女朋友(若干)去做了六次人流手術。


有一次他準備帶女朋友去墮胎,答主給他看了人工流產的資料,當他看到那些血腥的圖片時,回了一句:“你真噁心。”


他殘忍麼?他是個看《長江7號》都會哭得一塌糊塗的人。

他是很無知,是很渣。

更重要的是,造成這些悲劇的最本質原因是什麼?

在我看來,有如下幾點。

一,國人性教育缺失。

在國民教育裡,生理知識課程稀缺嚴重。

而生物課上關於生殖器的那點知識普及,教師仍舊羞於開口。碰到那些章節,可能全國的老師都讓學生自習;

父母羞於開口,對性方面的事情從來都不會多言語。

往往就是因為每個人的“羞於開口”,導致一些女人遭遇人生“不敢開口”的悲劇。

二,自身意識淡薄。

調查顯示,中國僅有12%的年輕人認為自己在避孕知識上非常瞭解。

性愛本身並不羞恥,但該有的安全措施一定不能少。

三,社會環境不夠友善。

整個社會被女性的保護還遠遠不夠;在現在談性色變的環境裡,女人羞恥感更強烈,自身也尋求不到有效的保護。

而一些醫療機構的商業宣傳有嚴重的誤導,鼓吹“無痛人流”、“今天做人流,明天就上班”。

事實上,人工流產對女人的傷害極大,從生理到心理上都是。

為了防患於未然,每個人都應該對性有全面的認識。

尤其是父母。

朋友圈裡流傳的那句話:“你嫌性教育太早,而壞人不嫌孩子太小。”

真的不是聳動。

最後,派爺想真心地再囉嗦幾句。

男孩,要愛護你身邊的女孩,呵護她們的情緒,更要呵護她們的身體;

女孩,在你全身心投入戀愛中時,千萬別把自己忘了,

在這個世界上,沒什麼事,比愛自己更重要

尺度再大我都要说,免得再有女人遭罪

一個zan=【今天點的人,明天都更美

千萬別隨便在文章下面留言

往期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