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退去,中國郵輪旅遊業步入調整期

“高烧”退去,中国邮轮旅游业步入调整期

圖片來自thetravelmagazine.com

郵輪素有“水道上的黃金產業”之稱。近十年來,全球郵輪旅遊消費市場需求及全球郵輪運力部署保持旺盛的增長態勢,尤其是中國郵輪旅遊業以遠高於世界的發展增速成為世界郵輪產業版圖的亮點。此間,全球各大郵輪公司紛紛進軍中國市場,郵輪旅遊業的發展前景被無限看好。

不過,從2017年開始,中國郵輪旅遊業卻遭遇了突如其來的瓶頸,不僅郵輪旅遊人數大幅下降、一些郵輪母港入不敷出,一些國際郵輪巨頭也開始逐漸收縮戰線,減少投入中國的船舶和航次。

在經過了過去十年的高速發展後,中國郵輪旅遊業的‘高燒’已退,目前開始進入‘調整期’,而這一‘調整期’將為中國郵輪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日前,在第六屆中國(青島)國際郵輪峰會上,來自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郵輪公司、國際郵輪城市旅遊主管機構及郵輪港口、旅行社及在線旅遊服務機構(OTA)、郵輪設計製造、郵輪相關產業機構等的行業專家匯聚一堂,針對今後我國郵輪產業的發展紛紛建言獻策,並給出上述判斷。他們認為,在“調整期”內,我國郵輪產業將由超預期數量增長向穩健發展轉變,而中國有望成為世界最大郵輪旅遊市場的趨勢不會發生改變

。作為郵輪產業鏈上的重要環節,在《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戰略背景下,實現大型豪華郵輪本土建造將成為郵輪產業和我國船舶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和強大引擎。

增幅放緩

郵輪產業進入“冰封期”?

過去十年間,我國郵輪旅遊業突飛猛進,國際郵輪公司紛紛搶灘登陸,國際級郵輪母港建設項目不斷上馬。據《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數據顯示,我國郵輪產業在近十年一直保持著40%~50%或更高的增長速度,其中2016年增長87.8%,幾乎用一年時間翻了一倍。

但是,這種快速增長的態勢在2017年卻戛然而止。2017年,我國接待郵輪艘數、郵輪旅客出入境、接待母港郵輪艘次、訪問港郵輪艘次、以中國遊客為主的母港艘次出入境人次等指標的增幅均出現下降,以境外為主的訪問港艘次、出入境人次則同比下降。與此同時,一些郵輪公司也調整了中國市場的運營策略:在運營了三年之後,國內第一家本土豪華郵輪公司天海郵輪公司正式退出中國市場;而專門為中國郵輪市場量身定做的諾唯真“喜悅”號郵輪在運營僅一年後就宣佈將在2019年退出中國市場。

“高烧”退去,中国邮轮旅游业步入调整期

諾唯真“喜悅”號郵輪 圖片來自foolontheweb.net

一時間,對中國郵輪產業發展的悲觀情緒開始蔓延,“中國郵輪市場進入‘冰封期’”的說法也開始見諸報端。在本屆郵輪峰會上,嘉年華大中華區總裁陳然峰表示並不認同“冰封期”的說法,並十分看好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就在本屆郵輪峰會召開前,嘉年華旗下的歌詩達“幸運”號郵輪載著約3500名乘客從青島起航,這是青島郵輪母港首次迎來10萬噸級以上的郵輪正式運營。今年11月,嘉年華旗下的歌詩達“新浪漫”號也將來到青島。陳然峰認為,雖然過去十年間,中國郵輪產業實現了飛速發展,但是與歐美國家成熟的郵輪產業相比,其發展仍然處於初級階段,目前遭遇的困境只是正常的“調整期”。“中國郵輪產業發展也需要遵循正常的市場規律,這種‘調整期’是十分正常的。

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中國和北亞區總裁劉淄楠也表示,當前中國郵輪市場的發展出現這種“調整期”十分正常。中國郵輪產業用過去十年的時間走過了歐美郵輪市場幾十年的發展歷程,隨著市場容量越來越大,市場競爭必然越來越激烈。他十分看好未來中國郵輪產業的發展,

他建議想要在未來中國市場的競爭中站穩腳跟的郵輪公司採取更加適合中國市場的營銷策略

遭遇瓶頸

郵輪旅遊吸引力降級

中國郵輪市場之所以出現“調整期”,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當前市場供需的失衡。陳然峰表示,過去幾年,隨著中國郵輪市場的迅猛發展,各大郵輪公司紛紛採取多種措施開拓中國市場,其中最吸引眼球的無疑是在中國市場投放大量大型豪華郵輪,“海洋量子”號、“盛世公主”號、“喜悅”號、“輝煌”號等超過10萬噸的大船紛至沓來,還有專門為中國市場訂造的諾唯真“喜悅”號,這大大刺激了中國郵輪市場的蓬勃發展。

不過,隨著高速增長的放緩,市場需求的下滑,國內郵輪市場供需不平衡的矛盾逐漸凸顯。陳然峰認為,這種供需不平衡並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大量的需求沒有被發現和創造。目前,郵輪公司在中國的銷售一般採取包船模式,郵輪銷售基本被國內的旅行社和在線旅行社(OTA)壟斷,一個航次的艙位都會由某一家或幾家旅行社承包下來,然後再轉售給消費者。這種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發揮郵輪公司和旅行社各自的優勢,在郵輪旅遊市場發展初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郵輪市場的發展,這種模式開始逐漸顯露出了一些弊端,比如低價甩艙現象頻發、郵輪公司對市場的反應存在一定滯後等問題。

劉淄楠也表示,分銷渠道的建設逐漸成為郵輪旅遊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此外,我國郵輪旅遊業發展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航行線路和目的地過於單調。他表示,此前國內出發的郵輪目的地主要以日本和韓國為主,航線較為單一,產品過於雷同,限制了郵輪路線的多樣化發展,也“澆滅”了郵輪旅客的熱情,導致郵輪旅遊的吸引力大大降級。

由於看好郵輪產業的發展,在過去幾年,中國各大城市的郵輪母港建設也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是,支撐一座郵輪母港的發展需要足夠的人口數量和消費能力。因此,很多地區的郵輪母港建好了,但是很少有船停靠。目前,國內除了上海、廣州、天津、深圳、青島等幾個城市外,大多數郵輪母港處於“入不敷出”的境地

長期向好

出招開拓中國市場

在本屆郵輪峰會上,與會專家普遍認為中國郵輪市場“調整期”的時間不會太長,中國的郵輪市場仍有巨大成長潛力,中國有望成為世界郵輪最大市場的趨勢不會發生變化。從發展空間看,當前北美郵輪市場滲透率(市場滲透率是對市場上當前需求和潛在需求的一種比較,市場滲透率=當前市場需求/潛在的市場需求。——編者注)約為3.2%,歐洲郵輪市場滲透率約為2%,而亞太地區郵輪市場滲透率不到0.1%,其中

中國郵輪市場滲透率僅0.08%,遠低於歐美,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增長空間。

在談及開拓郵輪市場時,陳然峰表示,嘉年華集團十分看好中國郵輪市場的未來,並將不斷加大郵輪文化推廣力度,吸引更多中國遊客選擇郵輪度假。同時,通過豐富、創新郵輪航線和產品,拓寬郵輪銷售網絡,推動中國郵輪市場有節奏、有序發展。他認為,中國郵輪產業的有序健康發展,需要構建一個全方位、高品質的郵輪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包括新船建造、乘客需求、產品及目的地、交通運輸、分銷體系、基礎設施、船舶管理等。而建立這個系統離不開所有郵輪產業鏈各方共同努力培育市場、培育文化、培育供應鏈。陳然峰透露,嘉年華已經專門為中國市場打造了一艘豪華郵輪歌詩達“威尼斯”號,這是歌詩達郵輪旗下第一艘專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郵輪,將沿13世紀探險家馬可·波羅從意大利來到中國的路線,於2019年5月18日抵達上海。

劉淄楠也表示,中國豪華郵輪市場的潛力和容量非常大,未來皇家加勒比將採取多項措施開拓中國市場。首先就是培育郵輪文化。過去十年,中國郵輪產業實現了發展,但是郵輪文化並沒有得到培育,中國郵輪消費大多以“嚐鮮”為主,而歐美郵輪消費則以“度假”為主,未來中國郵輪發展必須

培育中國特色的郵輪文化。其次,在營銷渠道方面,優化營銷渠道,激發市場活力,通過拓展直銷渠道平臺提供網站、微信、熱線中心等多元化的預訂平臺。再次,通過產品創新,升級消費體驗。皇家加勒比先後於2015和2016年在中國市場投入了“量子系列”的“海洋量子”號和“海洋贊禮”號,這是國際郵輪行業首次將新船部署於新興的中國郵輪市場;2019年,專為中國及亞太市場打造的“量子系列”18.9萬噸大型豪華郵輪“海洋光譜”號將投放中國市場,為中國郵輪市場帶來里程碑式的突破。最後,在航線創新方面,皇家加勒比將在2019年推出超凡暖冬航線、超凡長航線、超凡週末航線、超凡假日航線等四大航線主題,通過提供多元產品,豐富郵輪旅客的多元體驗,持續激發郵輪市場活力。

亞太地區正成為全球郵輪市場中最具發展潛力的重要板塊,而郵輪港口則是亞太郵輪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與核心優勢。”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友農表示。為持續滿足旅客和郵輪公司的服務需求,“亞太郵輪港口服務標準聯盟”於2017年11月1日在上海寶山正式成立。王友農表示,世界郵輪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加勒比海、地中海等多個“郵輪圈”,為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國內郵輪港口需要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深化與郵輪經濟相關各方的溝通與協調,同時建立行業服務標準體系,整體提升郵輪港口服務能級。

指日可待

國產郵輪呼之欲出

作為郵輪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大型豪華郵輪的建造一直被稱為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 目前,全球郵輪設計、建造及配套產業鏈主要集中在歐洲,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德國邁爾集團和STX法國船廠是當前最具實力的郵輪建造企業。迄今為止,這三家企業建造的郵輪共佔據了全球大中型郵輪市場90%以上的份額。豪華郵輪的建造集合了當今最先進的造船工藝與管理技術,須滿足國際海事領域有關船舶舒適性、安全性、可靠性、環保性方面最苛刻的規範與標準,對項目過程管理、供應鏈管理要求極高,此前對我國船舶工業來說一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不過,近幾年來,隨著我國郵輪產業的發展,建造國產豪華郵輪已成為了政策指向所在。《中國製造2025》明確寫明要“突破豪華郵輪設計建造技術”。在國內大型豪華郵輪建造“領頭羊”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推動下,國產大型豪華郵輪建造項目已經進入正式實施階段。目前,中船集團已經先後與芬坎蒂尼集團、嘉年華集團等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推動大型豪華郵輪本土建造的目標早日實現。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見證下,中船集團還率先獲得了2+4艘大型豪華郵輪建造意向書,使大型豪華郵輪本土製造的“中國夢”逐步成為現實。在本屆郵輪峰會上,陳然峰就透露,隨著嘉年華集團與中船集團在大型豪華郵輪建造方面深度合作的逐步推進,

中國本土造大型豪華郵輪指日可待

不過,諸多與會專家也表示,大型豪華郵輪建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韓國在大型豪華郵輪建造方面仍然沒有實質性動作;而由於缺乏建造經驗,日本大型豪華郵輪建造“折戟沉沙”。專家建議,我國建造大型豪華郵輪要充分借鑑並吸取國際郵輪產業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在郵輪運營、設計建造、配套供應鏈、船廠改造等方面體系化推進,少走彎路,實現快速發展;在研發創新方面,我國郵輪建造骨幹船企要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推動創新發展,逐步建立以郵輪製造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加強技術改造,優化研發手段和研發平臺。此外,我國船企還要創新商業模式,通過設立郵輪產業發展基金,利用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共同投資培育郵輪產業鏈,助力我國大型豪華郵輪建造實現跨越式發展。

郵輪旅遊都去哪兒啦?

2018《中國郵輪旅遊城市消費報告》告訴你

在第六屆中國(青島)國際郵輪峰會上,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郵輪分會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發佈2018年度《中國郵輪旅遊城市消費報告》。報告運用

阿里巴巴大數據,對過去一年郵輪旅遊旅客預定情況進行分析,對未來中國郵輪旅遊消費趨勢進行了預測。報告顯示,全球郵輪旅遊消費市場需求及全球郵輪運力部署保持增長態勢,乘坐郵輪旅行成為不少遊客假期出遊的選擇。

哪個城市的人最喜歡坐郵輪?

“高烧”退去,中国邮轮旅游业步入调整期

在國內郵輪重要客源地方面,上海以36%居首,其次分別是杭州、北京、南京、武漢、蘇州、深圳、廣州、溫州和青島。

年輕人和老年人誰更偏愛郵輪出遊?

“高烧”退去,中国邮轮旅游业步入调整期

郵輪預訂人年齡中,30至40歲佔了一半以上,為52.85%,30歲以下的佔26.21%。

哪家郵輪公司最受歡迎?

“高烧”退去,中国邮轮旅游业步入调整期

郵輪品牌TOP5分別是皇家加勒比郵輪、歌詩達郵輪、公主郵輪、諾唯真郵輪、海達路德遊輪。

哪家港口出發的郵輪旅客最多?

“高烧”退去,中国邮轮旅游业步入调整期

在出發港口中,預定人數最多的依次為上海、廣州、天津、深圳,其中上海以82.19%遙遙領先。在商家區域中,華東地區佔比40%,華南、華西和華北地區均佔20%。此外,預訂方面,2017~2018年度國內郵輪預定時間平均提前32天,旺季平均天數在33天,淡季平均天數為37天左右。

哪條遠洋航線最受歡迎?

“高烧”退去,中国邮轮旅游业步入调整期

熱門郵輪航線前5名分別是:日本航線、南極航線、東南亞航線、西沙航線、越南菲律賓航線。其中,國內出發的郵輪航線多為日本航線。日本航線中,大部分港口都集中在日本本島南端的九州地區,最熱門的港口要數福岡和長崎,天津、上海都開設了非常多前往這兩個城市的航線,稍微小眾一些的佐世保、下關、鹿兒島也屬於九州地區;郵輪停靠較多的目的地為沖繩,上海、廣州、深圳都開設了前往沖繩的郵輪,八重山諸島、宮古島也屬於沖繩地區。

郵輪目的地應提供哪些服務?

“高烧”退去,中国邮轮旅游业步入调整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