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千古絕唱,質樸無華,但句句含情

讀書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選擇,一旦踏入仕途,便遊宦四方,長期遠離家鄉,難免不思念故鄉的親人與朋友。思鄉思親是我國古代詩詞中的永恆主題,最能引發天涯遊子的共鳴。唐朝著名詩人王維年輕時曾遠離家鄉去帝都長安,大概是去謀取功名。遠離家鄉的少年王維在重陽節那天格外思念遠方的親人,有感而發寫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句更是引發千萬遊子共鳴,成為抒發遊子思鄉之情的千古名句。

王維的千古絕唱,質樸無華,但句句含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山東兄弟:山東指華山以東。王維的家鄉蒲州在華山東面,而王維當時在華山西面的長安,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茱萸:一種香草。古時重陽節人們有插戴茱萸的風俗,據說它可以避邪。

王維的千古絕唱,質樸無華,但句句含情

本詩是詩人十七歲時所作,詩人重陽節登高憶親人,抒發了詩人思鄉懷親的情懷。

“獨在異鄉為異客”獨自在他鄉作外鄉客。開篇直抒胸臆,“獨在”“異鄉”和“異客”,表達了詩人少年離家,獨自一人身處異鄉的孤獨;隻身在外鄉本就容易思鄉,更不要說佳節之時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每逢佳節來臨格外思念親人。“倍”字用得極妙,流露出詩人佳節懷鄉之情的高漲,一發而不可收,它是聯繫上下兩句情緒之間的關鍵。

王維的千古絕唱,質樸無華,但句句含情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詩人遙想遠在家鄉的兄弟此時一定按照重陽的風俗登高望遠,思念著自己。結尾句寫兄弟幾個聚在一起遍插茱萸,而唯獨少了自己,“遍”與“獨”的對立,突顯詩人此刻的孤獨與惆悵,流露出親人不能團聚的一遺憾與惋惜之情。

本詩含蓄深沉,質樸無華,但名句含情。“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