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報導」黨龍:上會,我們準備了三種新包裝

「王益报道」党龙:上会,我们准备了三种新包装

「王益报道」党龙:上会,我们准备了三种新包装
「王益报道」党龙:上会,我们准备了三种新包装

“為了即將召開的銅川市2018年扶貧產品交易會,我們做了充分準備,不僅備足了優質蜂蜜,還特地設計了這三種新包裝:高檔的木盒子,中檔的硬紙盒,經濟實惠的手提袋,消費者想買哪個檔次的都有……”

「王益报道」党龙:上会,我们准备了三种新包装
「王益报道」党龙:上会,我们准备了三种新包装「王益报道」党龙:上会,我们准备了三种新包装

9月11日,在王益區王家河街道辦事處常家河村長龍蜂業合作社,理事長黨龍向記者介紹道。

對於上本次扶貧產品交易會,“80後”黨龍信心滿滿。

“咱常家河地處山溝,這裡長滿了琅琊刺、槐花、五倍子、香椿、酸棗等等蜜源植物,而且這些還都是藥用植物,產出的蜂蜜營養價值極高。同時,這裡沒有工廠,無汙染,咱的蜂蜜經檢測無重金屬和藥物殘留,是純天然綠色產品,咱的客戶大都是銅川、西安的回頭客。”黨龍自豪地說。

人都是逼出來的,黨龍也不例外。

“多年來,母親一個人養活著我兩個殘疾的舅舅,太辛苦了。我19歲技校畢業後一直在西安打工,後來決定回來幫襯母親,這就得找個長期營生。”

2011年,22歲的黨龍回到了常家河村,他經過考察,根據這裡優質蜜源植物種類繁多的地理優勢,結合自己曾學習的養蜂技術,選擇了中華土蜂養殖這一產業。

幾年小規模的試養後,他提取出了高品質的蜂蜜,收入逐年攀升,2016年,達到了5萬多元。

2017年5月,時任市長楊長亞在常家河考察,瞭解到黨龍靠養蜂致富時,他建議黨龍成立合作社,擴大規模,幫助群眾脫貧。

這與黨龍的想法不謀而合。

2017年6月,在村第一書記高傑和包扶單位的幫助下,常家河村長龍蜂業專業合作社順利成立,6戶貧困群眾及黨龍的兩個舅舅加入養殖隊伍,每戶分得5箱蜂,自養或者由合作社代養,一起走上了脫貧道路。

在蜜蜂嗡嗡的引路聲中,我們來到貧困戶唐加宏家中。

53歲的唐加宏一直單身。母親去世後,家裡只剩下了他一個人。

如今,養著蜂的他對生活充滿了信心,人也收拾得很精神,已有人登門提親了。

“我當著村裡的護林員、保潔員,還養著蜂,現在已經從精準貧困戶變為脫貧示範戶啦。”唐加宏高興地說。今年,他的養蜂收入將近1600元。

聽黨龍說市上召開2018年扶貧產品交易會,唐加宏說自己也想去,“去年藥王節展銷會我沒去,很後悔。今年一定要去看一看,開開眼界,也為咱長龍蜂蜜搖旗吶喊一下。”唐加宏熱切地說。

最近,黨龍也在為扶貧產品交易會忙碌著,他與陝西卡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協議,準備在會上籤合約,由其在西安各土特產銷售店經銷長龍蜂蜜。

“眼巴巴等著扶貧交易會召開,這給咱企業提供了發展的平臺。去年參加楊凌農高會後,浙江、安徽及西安、咸陽等省市的客商都聯繫我,要經銷咱的蜂蜜,但咱沒啥產量,不敢跟人家合作。現在合作社建起來後規模擴大、產量上去了,明年就會達到2噸左右,就需要經銷商了。再說一上會,報社電視臺等一宣傳,咱這品牌也很快打出去了,長龍也有名氣了,也給咱貧困戶鼓勁哩。”黨龍激動地說。

(來源《銅川日報》)

「王益报道」党龙:上会,我们准备了三种新包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