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不僅在課堂,也在路上

最好的教育不僅在課堂,也在路上

曲阜孔廟萬仞宮牆前,所有與會嘉賓合影。

日前,山東省第二屆中小學研學旅行高峰論壇在曲阜開幕。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旅遊、文博行業專家和從業者近300人,在孟夏時節開啟一場關於研學旅行的熱烈討論。會議圍繞“旅遊+教育+文化,研學旅行可持續發展之路”的主題展開,多位主旨演講嘉賓分別從自身角度出發,探討研學旅行的現狀和未來發展。

研學專家賀斌:

世界那麼大,讓孩子去看看

會上,原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執行主編、全國研學聯盟顧問專家賀斌教授認為,綜合實踐活動要和研學旅行有機結合起來,把世界當成學生的教科書。“研學旅行以中小學生為主體對象,以集體旅行生活為載體,和傳統意義上以家庭為單位的親子游並不一樣。”他認為,一個人可能跑得很快,但結伴而行會跑得更遠,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比什麼都重要。

為什麼要做研學旅行?賀斌比較了中國和日本孩子在夏令營中的不同表現,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的巔峰對決等案例,指出研學旅行是為了讓孩子們在未來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佔領戰略的主動地位。“世界那麼大,讓學生去看看。”他建議。

清華大學教授李昶:

研學營地應深挖地域文化內涵

清華大學文化創意與發展研究院副秘書長李昶教授分析研學旅行營地(基地)發展趨勢,他建議研學營地(基地)要深挖地域文化內涵,要與最新科技成果融合,要形成研學體系。

會上,李昶還談到了研學營地與基地的異同。他認為兩者的共同點:研學營地和基地均是以接待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為目的而存在的物理空間。不同點在於:研學營地一般規模較大,可提供食宿;研學基地一般規模較小,不提供食宿。研學營地是面,內容較豐富,多主題,形成課程體系;研學基地是點,突出一個主題。

“要進行精準地戰略定位。”李昶說,根據戰略定位,理清營地(基地)各個功能區(主體)之間的關係,突出核心、以減少重複、形成合力。同時,一定要有較好生活設施的配套。

山東旅遊職業學院陳國忠:

研學旅行是獨立的教育方式

山東旅遊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陳國忠表示,研學旅行是旅遊產品和教育產品的複合品,是“旅遊+”的產物,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研學旅行不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而是課堂教學以外教育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是非常獨立的一種教育方式。”

陳國忠首先為研學旅行定位,他認為研學旅行是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是前提,研是要求,旅行是載體,是寓教於遊而非寓遊於教。

面對當前研學旅行的主要趨勢,陳國忠建議,要科學推進研學旅遊發展,遵循教育規律和旅遊規律,符合青少年學生的認知特點,遵循人才成長的基本規律和青少年身心發育的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