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豫劇是河南最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南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排在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排首位的不是少林寺,也不是木板年畫而是豫劇。原因有四點:

一、豫劇深受廣大普通老百姓的喜愛。因為豫劇反應生活,貼近現實,極具故事性,往往一部戲就是一出人間的悲歡離合。例如《賣苗郎》講的是柳迎春的丈夫進京趕考,數年不歸。適逢天旱絕收,婆婆餓死,公公病重,柳不得已忍痛賣掉兒子苗郎以奉養公公的故事。

為什麼豫劇是河南最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豫劇唱詞通俗易懂,演員用抑揚頓挫、生動活潑的唱腔刻畫了一個有血有肉角色。例如《卷席筒》中的“小蒼娃”被押解到洛陽途中的一段唱詞“小蒼娃我離了登封小縣,一路上我受盡飢餓熬煎。二解差好比那牛頭馬面,他和我一說話就把那臉翻……”把“小蒼娃”複雜的內心矛盾刻畫的淋漓盡致。又如《七品芝麻官》中唐成的一段唱詞

為什麼豫劇是河南最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三篇文章作的好,萬歲稱讚。

恩命我任河南信陽五品州官

到吏部去領憑我只把嚴嵩見

老賊要三千兩磨墨錢,

我說道別說三千就是三錢我也沒有

這個老賊惱羞成怒

把我降到保定府清苑縣

五品州降到七品縣官

把一個不畏權勢的清官演繹的惟妙惟肖。

三、豫劇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產生了一批深受百姓喜愛的演唱名家,他們的經典唱段更是被廣為傳唱。例如:常香玉的《花木蘭》、《秦雪梅弔孝》、《大祭樁》等;崔蘭田的《秦香蓮》、《桃花庵》、《賣苗郎》等,現代豫劇《人歡馬叫》、《朝陽溝》《我愛我爹》等。

為什麼豫劇是河南最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豫劇有非常好的群眾土壤,在河南省家喻戶曉,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到處都能聽到豫劇的聲音。不僅僅在河南,在全國各地也有廣泛的影響,是中國第一大地方戲劇種。據文化部統計,除河南省外,全國(省級一、二、三團,市級一、二、三團,縣級一、二、三團等)共有豫劇團300多個,民營豫劇團1300多個,從業人數10萬多人。

為什麼豫劇是河南最著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些年,隨著豫劇欄目《梨園春》的熱播,全國上下又掀起了一片豫劇熱潮。豫劇由此也走出了國門,到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等多個國家演出,贏得國外友人的一直好評,被西方人稱讚是“東方詠歎調”,“中國歌劇”。

願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源遠流長,長盛不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