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寫詩最多的十位古人,然而第一多的詩人,流傳誦讀的卻最少

既然題目的主題是“寫詩最多的古人”,既是“古人”,就撇開皇帝、官員與草民的“頭銜”,把他們放在“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的同一平臺上。如有此共識,論起詩量及“最多”有二人當數冠亞:一“乾隆”、二陸游;細細列來還有八位。

史上寫詩最多的十位古人,然而第一多的詩人,流傳誦讀的卻最少

一、乾隆39340首。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記,乾隆帝當時已有詩作39340首(另說四萬餘首)。另據鄭鶴聲著《中國文獻學概要》載,乾隆“御製詩至十餘萬首,所作之多,為陸放翁(即陸游)所不及。”乾隆帝可謂中國古代詩作最多的人。

二、陸游9300首。陸游終年85歲,留下詩作9300餘首。根據統計,所存9300多首詩作在46歲入蜀前200首左右,入蜀後至64歲削官,有詩2400餘首,從回故鄉到逝世有詩6500首。如果說陸游84歲壽終,平均3天寫一首詩。

三、楊萬里4200首。楊萬里年79歲,據說有詩2萬餘首,現存詩4200餘首。其詩已吟詠江風山月的寫景抒情之作或應酬之作。代表作有。《除夕》、《過揚子江》、《讀罪己詔》、《故少師張魏公輓詞》、《虞丞相輓詞》、《豫章江臬二首》、《宿牧牛亭秦太師墳庵》、《憫農》、《觀稼》、《農家嘆》、《秋雨嘆》、《憫旱》、《竹枝歌》、《插秧歌》等。

四、白居易3800首。

白居易一生75歲終,根據其生前自編的《白氏文集》,錄有詩文3800多篇,後散亂。現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紹興刻本,收詩文3600多篇。

五、杜甫1400首。杜甫終年58歲。人稱“詩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麗人行》、《春望》、《望嶽》、《兵車行》、《石壕吏》、《春夜喜雨》、《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絕句四首》等,其詩充分表達了他對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尖銳對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千古不朽的詩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所銘記。

史上寫詩最多的十位古人,然而第一多的詩人,流傳誦讀的卻最少

六、李白990首。李白一生61載,詩歌今存990多首。其詩激情、激情、豪邁,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的典型音調,豐富和發展了盛唐詩歌中英雄主義的藝術主題。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近酒》,《梁甫吟》、《古風》59首、《長幹行》,《子夜吳歌》、《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成為了流傳至今的名篇。

七、劉禹錫800首。劉禹錫終年70歲,其詩現存800餘首。其學習民歌,反映民眾生活和風土人情的詩,題材廣闊,風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思宛轉、樸素優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潑,充滿生活情趣。其諷刺詩往往以寓言託物手法,抨擊鎮壓永貞革新的權貴,涉及較廣的社會現象。晚年所作,風格漸趨含蓄,諷刺而不露痕跡。代表作有《陋室銘》、《堤上行》、《江南春》、《楊柳枝》等。

八、王維400首。王維終年60歲。現所詩作不滿 400首。其代表作有《送綦毋潛落第還鄉》、《送梓州李使君》、《從軍行》、《隴西行》、《燕支行》、《觀獵》、《使至塞上》、《出塞作》、》、《送沈子福歸江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思》等。其中最能代表其創作特色的是描繪山水田園等自然風景及歌詠隱居生活的詩篇。王維描繪自然風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詩壇獨樹一幟,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

九、李賀卒時27歲,一生以詩為業。李賀詩集自編為四卷,收詩223首。其詩的特點有四,一是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代表作有《雁門太守行》、《老夫採玉歌》等。二是個人發憤抒情,感嘆“天荒地老無人識”、“世上英雄本無主”,“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豪情壯志,代表作有《崇義裡滯雨》、《贈陳商》、《浩歌》、《致酒行》、《春歸昌谷》、《南園》。三是對現實的厭惡和否定,代表作有《古悠悠行》、《拂舞歌辭》、《官街鼓》、《神□》。四是詠物,代表作有《李憑箜篌引》、《申鬍子□篥歌》、《聽穎師彈琴歌》。

史上寫詩最多的十位古人,然而第一多的詩人,流傳誦讀的卻最少

十、柳宗元140首。柳宗元於773年生,死於819年。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中現存詩140餘首,是唐代詩壇存詩較少的一個,但卻多有傳世之作,但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代表作有《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江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