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爲何田小娥臨死前想的不是黑娃,不是孝文,而是白靈?

書中的白靈和田小娥並沒有什麼交集,雖然兩個女子看上去在那個時代的白鹿原上是“十分不著調”的,但是劇版的《白鹿原》卻讓這兩個人相識了,很多觀眾都會納悶,為何田小娥臨死之前,腦海裡浮現的不是黑娃,也不是白孝文,而是這個跟她沒見過幾次面的白靈呢?

白鹿原:為何田小娥臨死前想的不是黑娃,不是孝文,而是白靈?

田小娥和白靈的第一次相遇,是白靈被家裡關起來了,後來在鹿兆鵬的幫助下逃了出來,半夜慌亂中被田小娥拉進了自己的破窯,兩個女子一見如故,談了很多,白靈在家軟禁期間得知了田小娥的事情,並且高喊“像田小娥同志學習”作為接受過先進思想洗禮的白靈,非常欣賞田小娥勇敢追求愛情的勇氣,她對田小娥是讚賞的,這是田小娥第一次覺得被別人讚賞而不是鄙視,白靈勸田小娥進城去找黑娃,但是田小娥說她要在這個窯洞裡等黑娃回來。

白鹿原:為何田小娥臨死前想的不是黑娃,不是孝文,而是白靈?

田小娥和白靈的第二次相遇。這時候田小娥已經懷孕了,但是孩子不是黑娃的,而是白靈大哥白孝文的,白靈看著懷著身孕餓的枯瘦如柴的正在挖樹皮的田小娥,她把身上僅剩的兩個窩頭給了她,並且勸她跟大哥白孝文一起進城,說那裡沒有祠堂,也不會有人對她說三道四,他們可以自己做工養活自己,田小娥看著白靈遠去的背影和馬車,對城裡的新生活充滿了嚮往。

白鹿原:為何田小娥臨死前想的不是黑娃,不是孝文,而是白靈?

但是她進城生活的理想遭到了白孝文的無情嘲弄,她的理想被擱置了,直到她餓的氣若游絲,躺在炕上撫摸著肚子,跟孩子描述未來城裡的新生活,她期望著白孝文儘快回來帶她進城。

她意識越來越模糊了,此時她彷彿看見白靈拉著她嫁給了心心念唸的孩子爹白孝文,族人們沒有鄙視,沒有嫌棄,正在張燈結綵、敲鑼打鼓的慶祝她和白孝文結婚,祠堂裡擺上了豐盛的飯菜,然而這個美夢還沒做完,黑娃的父親鹿三就拿著梭槍來了,田小娥悲慘的一生至此畫上了句號。

白鹿原:為何田小娥臨死前想的不是黑娃,不是孝文,而是白靈?

​她為什麼臨死前腦海裡想著的是白靈,而不是黑娃和白孝文呢?那是因為在她心裡,白靈就是指引她走向光明幸福的引路人,田小娥在白靈身上寄託了許多美好而抽象的東西。

田小娥至死都非常羨慕白靈那種自由自在的活法,白靈是田小娥嚮往而做不到的另一個自己,白靈是她的理想,她到死也在受封建禮教的壓迫,所以到死也在嚮往白靈一樣的生活。

可惜田小娥錯失兩次進城開始“新生活”的機會,說到底還是她的反抗不夠徹底,太過軟弱造成了自己的悲慘結局,你們說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