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門店都沒有,就開始搞加盟!這家「洗衣店」是不是在做夢?

一般來說,我們一般會把家裡不能水洗的衣服拿到乾洗店清洗。但是,把衣服放到小區收衣櫃,然後由洗衣工廠統一拿去洗,你試過嗎?

一家門店都沒有,就開始搞加盟!這家“洗衣店”是不是在做夢?

近日,一家名為“匠衣洗護”的O2O洗衣公司走了公眾視野。據悉,它沒有實體店,採用“智能收衣櫃+中央洗衣工廠”模式實現洗衣服務。通俗點講,就是我們在它的公眾號上預約洗衣服務並支付訂單,然後把衣服放到小區鋪設的“匠衣洗護”的智能收衣櫃中,然後他們會安排專人取衣服,並統一送到工廠清洗(工廠屬於租地自建)。

“匠衣洗護”表示,已實現客單價均60元,月訂單量1萬左右,月銷售額超過30萬元。乍一看,這個模式似乎很不錯,不用租店面,能通過成本較低的收衣櫃快速鋪點位,且一個地區只需建一箇中央工廠。看起來,前期花錢多,後期回本並盈利不是難事。由此,“匠衣洗護”今年1月獲得了500萬融資。

但細細深究,又發現這種模式並不一定真的好。首先,在此之前,就有洗衣O2O做上門服務,比如用戶把衣服裝好,然後由專人上門收衣服,快遞到總廠洗淨後再寄回來,並由專人送上門。也是沒有門店,統一到工廠清洗,但這些O2O洗衣店大多都倒閉了。

一家門店都沒有,就開始搞加盟!這家“洗衣店”是不是在做夢?

這說明,雖然沒有門店,但是工廠、快遞和人員管理也是不小的一筆開支。加之,這些公司早期為了搶佔市場,進行了一大波的燒錢補貼,客單價是50~80元左右,而每一單的平均成本將近40元,基本都在賠本賺吆喝。

因此,客單價均60元的 初創公司“匠衣洗護”的運營情況如何,現在還言之尚早。

其次,我們平時自己洗衣服,和送到店洗衣服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我們花那麼多錢,就是為了享受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早期,這個智能收衣櫃擺在小區裡,出於好奇,消費者可能會嘗試使用這個產品。但如果後期,他們發現取衣要在規定時間(畢竟櫃子有限),或者取衣等待時間較長。那麼,這部分用戶可能會選擇小區就近的洗衣店,洗、取都方便。

一家門店都沒有,就開始搞加盟!這家“洗衣店”是不是在做夢?

而且,售後也是一大難題,畢竟混洗染色、洗壞的情況時有發生。要是發生這種情況,你覺得是對著APP背後的人交流比較好,還是在店裡拿衣服並檢查時,直接和店員溝通比較好?

有業內人士表示:洗衣成本非常低,如果有洗衣工廠的話,成本更低,但洗衣O2O投入的時間、運營、成本非常高。因此,綜合來看,“匠衣洗護”的模式是否能盈利,盈利多少,還有待實踐檢驗。想加盟的人,仍需要細緻的實地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