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這些茶,您就是喝普洱的懂茶帝了

紫娟茶樹、普洱茶膏、螃蟹腳、辮子茶,這些出自普洱茶山,卻又與通常我們見到的普洱茶不一樣的茶飲,是您所需要了解的。

見過這些茶,您就是喝普洱的懂茶帝了

我們最熟悉的普洱茶是生茶、熟茶,

以及磚茶、沱茶、餅茶、散茶等形態。

而在生態茶園中,還有很多好東西,

他們也可以被人們品飲,

給我們帶來的愉悅程度,

甚至好過一壺上好的普洱老茶。

紫娟茶樹

1985年,在200畝60萬株大葉種茶樹中

發現一棵芽、葉、莖均為紫色的茶樹

其鮮葉加工的綠茶,茶菁、茶湯是紫的

特命名為“紫娟”。

見過這些茶,您就是喝普洱的懂茶帝了

紫娟製成的曬青毛茶香氣、口感獨特,

但由於其湯色和口感,

不被市場接受,而停止繁殖生產。

但在後續研究中發現,

其降血壓的功效優於雲南大葉種綠茶。

螃蟹腳

螃蟹腳是蘭科石斛,多年生寄生草本

常寄生於茶樹之上

是當地少數民族清熱解毒的草藥

多生於邦威、南糯等陰涼的茶山

見過這些茶,您就是喝普洱的懂茶帝了

2003年,非典爆發

有將60%的螃蟹腳和普洱拼配的茶餅出現

取普洱茶增強人體免疫力

及螃蟹腳清熱解毒的功效

合以對抗病毒

普洱茶膏

茶膏為普洱茶所特有,

是中國古人發明的世界第一款“速溶茶”

始於南唐,成於宋,興於清,盛於當代,

普洱茶膏有上千年的製作歷史,

在古代是皇家獨享的養生御品。

見過這些茶,您就是喝普洱的懂茶帝了

《本草綱目拾遺》載,普洱茶膏能治病,

如肚脹受寒,用薑湯發散,出汗即愈;

口破喉顙受熱疼痛,用五分噙口過夜愈;

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

民間製作茶膏的工藝

主要是高溫煮沸熬出茶葉內涵物質

高溫蒸發水分後得到茶膏

現代科技工藝採用低溫萃取、噴霧式乾燥

較多保留茶葉營養。

因為是茶葉萃取物,

茶膏也就更顯金貴,

1950年雲南茶葉公司

生產了一批1750公斤的茶膏給進藏部隊

當時的數據表明

500克毛茶,僅能熬茶膏20-25克。

辮子茶

辮子想必大家都有見過,

辮子茶就是將束狀的茶,

人工編成惟妙惟肖的麻花辮子。

它是雲南哈尼族一款傳統手工藝茶。

見過這些茶,您就是喝普洱的懂茶帝了

其“辮子”工藝要求將成條肥碩的茶葉,

放在乾淨的瓦片上,

慢慢由手工捻成麻花辮子狀。

由於需要編辮子,故而選料極其考究,

因而辮子茶也是普洱中的上品,

茶湯黃亮、入口鮮爽甘甜,

滋味醇厚,經久耐泡是其特點。

但也因製茶工藝相當耗時耗力,

辮子茶逐漸淡出普洱茶的舞臺,

現在市場上已經極少見辮子茶的蹤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