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上調大額存單利率!加息來了嗎?

近日,部分銀行上調大額存款利率。

銀行上調大額存單利率!加息來了嗎?


在近期利率上浮後,與普通銀行存款相比,大額存單利率明顯較高。以3年期大額存單為例,國有銀行的年優化收益率一般不足4%,股份制銀行在4.18%上下,農商行較高,多在4.26%以上。

那麼這是否暗示著加息或者隱性加息的到來?

其實不然,我認為這是社會實際利率下行的信號。

眾所周知,中國的基準利率和社會實際利率中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中國資本市場的利率雙軌制。

形成該現象的原因是,基準利率被人為調控,導致基準利率和實際利率脫節。而這樣非市場化的利率運作在這幾年經濟下滑的過程中帶來了更為嚴重的問題。

大量實體和房地產項目無法滿足銀行的風控要求,導致中間出現了層層通道,這些通道之間相互約定剛兌條款,最終將大量的銀行資金引導進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和項目當中,形成了大量所謂表外業務。

這樣的亂象帶來了三個惡果。

首先,資金通過非正常渠道進入大量市場競爭力缺失的企業,延緩了行業優勝劣汰的進程,也嚴重阻礙了供給側改革的進展。

其次,大量的資金通過層層通道炒高價格,最終大幅上抬了社會的實際利率。

最後,一部分大體量的資金變相流入房地產投機,推高了資產價格,加大社會分化。

而這幾年投機固定資產帶來的收益率滿足了高額的融資利率,卻提升了實體利率水平,對實體經濟造成擠壓,不斷上漲的固定資產價格,也為整體經濟帶來了不小的宏觀風險。

在這一輪的銀行上調大額存單利率的背後,是轟轟烈烈的銀行業務表外轉表內的大整改,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簡單的說,表外轉表內是在消滅不合理的社會融資需求。

以前文章提過,這裡再複述一下例子,嚴控投機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同時,投機需求萎縮,資金通過層層通道迴流銀行系統。

嚴控資金流入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可以讓這些企業儘早被淘汰,引導更多的資金去支持市場競爭力較強的企業。

但是,由於銀行在過去的表外業務中形成了過大的槓桿,加上今年貨幣政策中性偏緊,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和存款規模受到一定挑戰。

因此,央行一定程度地放開了基準利率上浮的限制,從原來的表外通過理財等方式的變相高息攬儲,變成了較為規範的表內攬儲。這一舉動,將會縮小國內基準利率和社會實際利率的鴻溝,也是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的必經過程。

因此,表內融資利率上行並不是真正的加息,而與此同時,大量被消滅的非合理性融資需求將引導社會實際利率下行。

綜上所述,我對今年的社會實際利率下行帶來的實體回報進一步提升持較為樂觀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