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淨末丑,神仙老虎狗

藝成而法定

理論非憑空臆斷而來,一切“法則”都應是“實踐”的總結。

藝多不壓身

有二解:①主張多才多藝,學一樣有一樣的用處,會一樣有一樣的方便;②藝術上許多門類在規律上有其共通之處,多學則易收“舉一反三”之利,此所謂“只有四面八方學習,方能精通一門”。

生旦淨末醜,神仙老虎狗

藝無常師,技無定法

此諺不贊成一師一派、墨守成規的習藝方法,而主張多師承,廣收博採,打破門戶之見,勇於創新。

藝寓於戲,學戲更學藝

藝術水平體現在舞臺表演中,不能認為學會詞、學會動作、學會舞臺調度,便算“學會了這出戏”。更重要的是要演出境界,演出造詣,演得火候、分寸恰到好處。

藝拙莫怨戲場,手笨莫怨袖長

強調主觀努力,否定客觀影響。劇場效果平平時,別埋三怨四,而應虛心看到自己功力的不足,藝技水平、造詣不夠。

生旦淨末醜,神仙老虎狗

引子

豫劇術語。人物上場後念兩句五言或七言對,多含有概括劇情或人物命運的作用。

扒了房子賣了磚,也要看朱明的《反長安》

鹿邑俗諺。朱明是20年代活躍於豫東一帶的著名豫劇男旦,其優美的唱腔至今尚為嗩吶班“卡戲”所模仿。

扒了圈屋賣了牛,要看大毛的《黃鶴樓》;拆了房子賣了磚,要看大毛的《南陽關》

杞縣、蘭考、民權一帶俗諺。考城名生張德新,乳名大毛,其武功向為觀眾所樂道。其代表劇目《黃鶴樓》中周瑜、《南陽關》中伍雲昭。所表演的一些特技和絕活,膾炙人口,今大半已成絕響。

白眼呆,黑眼靈;白眼死,黑眼生;白眼邪,黑眼正;白眼奸,黑眼忠

眼神功的概括,或黑白眼珠的表現功能、力點。

生旦淨末醜,神仙老虎狗

包子餡,誰最香,湯蘭香的《賣苗郎》,周愛雲的《韓玉娘》,劉豔芬的《收紀昌》

豫西俗諺。湯、周、劉均為豫西調著名女演員,《賣》、《韓》、《收》是她們各自的得手劇目。

包頭

豫劇術語。旦行演員頭部化裝的總稱。

出狀元三年一科,出戏子十年沒準兒

這裡所說的“戲子”是指優秀演員。言封建社會里的科舉,三年一大比,總會點一個狀元出來。但培養一名尖子演員到底需要多少年,卻是難以預料的。

出門按鬢角,雙手掖領窩;彎腰提繡鞋,再整衣裳角

彩旦和小花旦出場後的系列動作。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不論冬夏,練功應持之以恆。在最冷和最熱的季節,更要加強練習,方能鑄成真功。在各種惡劣氣候下的演出,均不致影響水平的發揮。

生旦淨末醜,神仙老虎狗

指一個戲班的組成,除了四梁八柱各行角色俱全以外,還必須有供人裝扮用的:“虎形”、“狗形”、“牛形”及仙怪扎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