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9.17)

1.大山因為有脊樑,所以挺拔俊美;人因為有脊樑,所以________;新聞因為有了脊樑,才能出淤泥而不染,才能________、穩如泰山。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英姿颯爽 鐵面無私 B.精神抖擻 克己奉公

C.威風凜凜 忠於職守 D.頂天立地 剛正不阿

【答案】D。解析:“英姿颯爽”強調英俊威武、精神煥發;“精神抖擻”強調精神振奮;“威風凜凜”強調聲勢氣派。“頂天立地”頭頂雲天,腳踏大地,強調形象高大,氣概豪邁,無愧天地。比較四個成語,只有“頂天立地”更能貼近“脊樑”的形象。故D項當選。

2.由於處在不同的歷史發展時期,中國安全生產尤其是煤炭安全生產狀況,無法和發達國家當下的水準________,中國有必要借鑑發達國家的安全生產經驗,大幅度提高安全生產水準。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相提並論 B.並行不悖 C.異曲同工 D.分庭抗禮

【答案】A。解析:由“中國有必要借鑑發達國家的安全生產經驗,大幅度提高安全生產水準”可知,中國安全生產的狀況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中國安全生產狀況無法和發達國家相提並論。“相提並論”是指把不同的或差別懸殊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進行談論或同等看待,符合句意。故選A。

3.“徒法不足以自行”。在目前公車管理還不甚規範的大環境下,單一的公車尾號限行政策值得________。真要實行的話,要________其負面作用。至少,要________拿出措施防止公車因此而增加。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商議 提防 臨陣磨槍

B.商榷 謹防 未雨綢繆

C.商討 警惕 居安思危

D.商量 防備 有備無患

【答案】B。解析:由文段“公車管理”、“政策”等詞可知,第一空應填入一個書面語,故首先排除C、D。再看第三空,由“拿出措施防止”可知第三空應填入一個褒義詞,故正確答案為B。

4. 100多年前,英國人威裡璧只能依靠租用的馬隊完成漫漫的西藏探險歷程。今天,當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和探險家________,驅車飽覽雪域高原神秘文化和秀美風光的時候,________的公路交通網早已把最初探索者們留下的艱難足跡________在歷史風塵中。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紛至沓來 縱橫交錯 湮沒

B.接踵而至 車水馬龍 埋沒

C.絡繹不絕 川流不息 消逝

D.摩肩接踵 井井有條 消失

【答案】A。解析:首先看第三空,根據句子中的“把……”以及句意可知,此處應填入一個可以表示被動的詞語,而“消逝”、“消失”不具有被動含義,且不能與“把”連用,排除C、D兩項。再根據文段中的“公路交通網”可知,第二空選“縱橫交錯”更恰當。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5. 20世紀90年代初,由於社會遊資大量湧入,集郵郵品價格飛漲,有的當年發行的郵品價格竟高於面值十倍以上。為抑制郵市價格,郵電部決定成倍增加郵品發行量,其時又適逢社會遊資轉向股市,導致郵市價格暴跌,大量新票跌破面值。

由此可以推出的正確結論是:

A.社會遊資的流向對郵市的影響很大

B.成倍增加郵品發行量的決定是錯誤的

C.股市比郵市更容易賺錢

D.郵電部應減少郵票的發行

【答案】A。解析:由題幹信息可得,社會遊資的流向對郵市的影響很大,即A項正確。郵票跌破面值的原因還有社會遊資轉向股市,而不單是由於成倍增加郵品發行量,所以B項錯誤。C、D兩項都無法從題幹信息中推出。正確答案選A。

6. 20年前,任何一個公司的執行官在選擇重新設置公司總部時主要關心的是土地的成本。今天一個執行官計劃重設總部時主要關心的東西更廣泛了,經常包括當地學校和住房的質量。

假如上面的信息是正確的,下列最好地解釋了上面所描述的執行官關心方面的變化的一項是:

A.20年前高質量的住房和學校像今天一樣難以發現

B.人員缺乏的問題迫使公司找到儘可能多的方法來吸引新的僱員

C.公司執行官在作決定時總是考慮備選方案將怎樣影響公司的利潤

D.某些地區房地產稅停止增加,允許許多人購買房屋

【答案】B。解析:題幹指出,現在一個執行官計劃重設總部時主要關心的東西更廣泛了,經常包括當地學校和住房的質量。如果B項為真,則關心當地學校和住房的質量是為了能吸引新的僱員,很好地解釋了執行官關心方面的變化。A、D項是無關項,C項公司的利潤與當地學校和住房的質量無關,無法解釋執行官關心當地學校和住房的質量的原因。正確答案是B。

7.某儲蓄所失竊,張某、王某、李某、劉某四人涉嫌被公安機關拘審。四人的口供如下:張某:案犯是李某。王某:劉某是罪犯。李某:如果我作案,那麼劉某是主犯。劉某:作案的不是我。四個口供中只有一個是假的。

如果以上斷定為真,則以下選項為真的是:

A.說假話的是張某,作案的是王某

B.說假話的是劉某,作案的是李某和劉某

C.說假話的是王某,作案的是李某

D.說假話的是李某,作案的是李某

【答案】B。解析:王某和劉某的口供是矛盾關係,必有一真一假,由“四個口供只有一個是假的”,可知張某和李某的口供是真的,則案犯是李某,再由李某的口供,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後件,劉某是主犯,所以劉某說的是假話,作案的是李某和劉某。

8.為保護鳳凰山上紅楓林免受山頂季節性狂風的肆虐而不被颳倒,鳳凰山國家風景管理局在山頂上設置了巨大的防風屏障。這些屏障的建立雖然擋住了狂風的侵襲,但就風景的整體性而言,有兩個副作用,一是近乎將紅楓林圈圍起來了,二是紅楓林山頂在狂風季節的“風”景,也因此屏障而大為遜色;另外也使本來就不太大的山頂顯得更狹小了。

上述信息最支持的一項論斷是:

A.通過建築防風屏障來保護紅楓林,從長遠來看,其作用可能是適得其反的

B.由於季風的猛烈程度不斷加深,必須從紅楓林周圍建立起更多更有效的防風屏障

C.為人類留下寶貴的紅楓林資源,應該是紅楓林風景管理的首要目標

D.防風屏障永遠不被風暴破壞,也不需要昂貴的維修和更新

【答案】A。解析:題幹觀點是在山頂設置防風屏障對紅楓林帶來較多的副作用,即說明建築防風屏障的作用可能適得其反,A項正確;B、C、D三項都與題幹內容無關,不能推出。

9.要治服壞人,有時候要以壞治壞,以小壞對付大壞,以假壞對付真壞,壞人也會做好事,但好人只要做過壞事就變成了壞人。

由此可以推出:

A.好人不可能治服壞人 B.世界上不可能有好人

C.做過好事的人未必是好人 D.做過壞事的人未必是壞人

【答案】C。解析:文中指出壞人也會做好事,所以做過好事的人未必是好人是正確的,故C項正確。A錯誤,文中並沒有說好人不可能治服壞人。B項錯誤,文中並沒有提到世界上沒有好人,而是說好人做了壞事之後就變成了壞人。D項錯誤,文中最後一句指出只要做過壞事就是壞人。

10.在深刻變化的社會轉型期,思想觀念多樣多元多變,一些領域道德________,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這是文藝工作者必須面對的時代________;如何實現文藝的社會價值,淨化心靈、燭照前行,這是文藝工作者必須回答的時代________。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失當 背景 主題 B.缺失 環境 議題

C.失範 場景 命題 D.缺乏 境況 問題

【答案】C。解析:“道德失範”屬於固定搭配,“場景”有戲劇影視中的場面的意思,故“場景”與“文藝工作者”也很對應。本題答案為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