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運營的角度去分析一款產品?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如何从运营的角度去分析一款产品?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我一直認為,運營最應該具備的一種能力,那就是學習能力

(5) 其他

用戶自拉新

“得到”APP的“好友邀請”功能,通過雙向優惠的形式,激勵現有老用戶邀請新用戶,這也是很多產品都有的功能或運營手段。

如何从运营的角度去分析一款产品?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事件營銷

羅振宇早些時候,通過賣書、賣月餅等方式,引來了大量用戶的關注。行業內的很多人士,也在解讀和報道該事件。

常規拉新手段

對於“得到”來說,拉新手段肯定還有很多,比如站內站外活動、SEO/SEM/ASO、內容傳播、廣告投放等,這裡就不再展開細說。

2. 用戶維繫

用戶維繫主要關注兩點:用戶留存和用戶活躍,來看看得到在用戶維繫方面做了哪些或者可以做哪些。

(1)讓用戶付費

作為一款知識型付費產品,想要留住用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用戶付費。當用戶在平臺上完成消費時,留存率會大大提高。眾觀其他消費類產品,也是這樣的邏輯。就比如美團、餓了麼這樣的消費平臺,新用戶下單都是立減二十塊左右,幾乎讓新用戶免費吃一頓飯。目的就是提升用戶的留存率和活躍度。

所以”得到“要想長期留住新用戶,並保持後續的活躍,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讓用戶付費。那麼如何讓新用戶付費?“得到”做了幾件事:

內容定位

“得到”的業務本質是:提供能為用戶節省時間的知識服務。

其中有兩個關鍵詞,一是“節省時間”,二是“服務”

節省時間”可以理解成能夠極大的降低用戶獲取知識的時間成本。比如說:用戶每天去了解各行各業都發生了什麼事,可能每天需要花1個小時的時間,而在“得到”訂閱一個專欄,10分鐘就能搞定。

服務”可以理解為極大的降低用戶獲取知識的努力程度。比如說:你要去研究某一產品的商業模式,你可能需要花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去摸索和分析,也許還不一定能弄明白。而在得到上,只需訂閱一個專欄,每天聽個幾十分鐘,一週也許就能將這件事弄明白。這就是“得到”的厲害之處:將各行各業的難以理解的知識提取和整合,然後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表達,傳遞給用戶,用戶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多提一句,既然是服務,本質上是應該形成閉環的。“得到”現在更多的是在賣產品,而當一個用戶報名課程後,他到底有沒有學?學得怎麼樣?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這一系列的事情,“得到”現在是沒有去關注的,這會是“得到”接下來會重點做的事情。而一旦形成閉環後,用戶的留存和活躍肯定會大大提高。

內容質量

“得到”一直走的高質量內容線路,也一直在給大眾塑造這個認知。“得到”的專欄作者,都是各行各業的大咖、精英,並且有很多專欄作者幾乎將全部精力都花在了“得到”上,沒有閒暇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好的內容質量就是這樣來的,內容質量高,用戶自然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在這裡。

內容策略

“得到”通過部分免費內容的呈現和引導,階段性的讓用戶產生付費行為。

先試想一下,對於一個新用戶來說,如果進入“得到”APP後,裡面的內容全是付費的,如果不付費完全看不了。這時候新用戶至少有90%以上的可能,會選擇離開。因為當用戶完全不瞭解裡面的內容時,讓用戶去付費這件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得到”APP上有部分的免費內容,用戶可通過觀看和學習,做了進一步瞭解後,是不是會增加用戶付費的概率?並且此時在免費內容裡面,做進一步用戶付費的引導,那麼用戶的轉付費率是不是又會增大?用戶的留存和活躍自然就能提高。

(2)內容形式

“得到”裡的內容全部採用的是音頻+圖文的形式,其一,音頻的方式,可以讓知識的接受效率變得更高,降低了用戶的學習成本。其二,採取音頻的方式,用戶可隨時隨地的收聽,比單純的看文字要方便很多。當可以做到讓用戶隨時隨地的學習時,並且學習成本還很低,用戶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裡,就會更願意打開“得到”APP去學習。

(3)用戶的分級運營

對於一款千萬級用戶的產品來說,為了使每一個用戶的價值最大化,肯定會採取用戶的分級運營。綜合“得到”的業務來看,可以從這些維度去定義用戶和對用戶的分級:

用戶的成長週期:初級用戶、成長用戶、成熟用戶

如何定義用戶的成長週期,可通過數據去分析和挖掘,比如可根據用戶註冊“得到”的時間去定義。註冊時間在一個月之內的為初級用戶,註冊時間在1-3個月的為成長用戶,註冊時間在3個月以上的用戶為成熟用戶。總之需要去分析後臺的數據,找到一種最適合“得到”平臺本身的定義方式。

用戶的生命週期:活躍用戶、衰退用戶、流失用戶、死亡用戶

如何去定義用戶的生命週期,和上述方法一樣,也是需要通過去分析後臺數據,找到其中的某一個臨界值,就能很容易將這些用戶定義清楚了。

通過用戶的分級運營,可使用戶的價值最大化,做差異化的運營。如果做得好,可大大提升用戶留存和活躍。這裡就不展開細說了,後續會專門對此做更深層次的解讀和分析。

(4)其他常規方式/手段

優惠券

“得到”會綜合很多因素,針對用戶去發放優惠券,目的就是讓用戶去消費,一旦用戶完成消費,流失率會大大降低。優惠券往往會是用戶的分級運營中,一種很有效的方式。

勳章

類似勳章、積分、頭銜、等級之類用來促活的方式,就不展開細說了。這裡需要說一下“得到”做得很好的一個地方:當用戶獲得一個勳章的時候,可任選一本聽書,作為獎勵。此舉也可較好的提升用戶的活躍度。

如何从运营的角度去分析一款产品?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其他

除此之外,“得到”肯定也還會做很多事情來維繫用戶,比如:站內站外活動、內容策劃、用戶關懷等等。篇幅有限,就不展開細說。

3. 獲取收入

對於獲取收入這部分,前面也有提到過,主要來自於兩塊:

(1)課程售賣

作為一款知識型付費產品,很重要的一塊收入肯定是來自於用戶對課程的付費。而用戶訂閱專欄或知識的費用,“得到”又是和專欄作者進行分成的。

(2)商品售賣

“得到”專門有一個商城的入口,售賣各種商品,比如:禮盒、書籍、辦公物品等,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收入來源。

再者,“得到”還能通過事件去拉動用戶購買其他商品的行為。比如羅振宇還會賣書、賣月餅等,這也是“得到”的一部分收入來源。關於獲取收入,就說到這裡。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解讀,現在從運營的角度去看,是不是變得非常的清晰了。我一直強調,對於運營來說,學習能力是最重要的。你必須時刻保持對外面世界的關注,有極強的好奇心,隨時隨地的學習和思考,才有可能通過運營這件事,撬動更多的可能。

題圖來自 Pexels ,基於 CC0 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