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何以獨大?

晨報記者 顧文俊

安倍晉三或許該改個名字叫安倍獨大。昨天,他再次當選自民黨總裁,成功實現連任。NHK說,總裁選舉中,安倍獲得超過80%的議員選票,取得壓倒性勝利。隨著此次連任,他的首相任期有望延長至2021年,意味著他將成為戰後日本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共同社稱,自民黨總裁選舉的結果體現了黨內基層人心走向,也是反映“安倍獨大體制”穩定性的風向標。然而,多起政治醜聞為何沒能逼退安倍?“安倍經濟學”究竟是良藥還是毒藥?擬在秋季臨時國會提交自民黨修憲方案的安倍,雖有多數民意反對,是否仍志在必得?

《顧問》本期訪談嘉賓:亞洲通訊社社長 旅日作家 徐靜波

安倍何以獨大?

新聞晨報:在結果出爐前,外界就普遍認為,安倍在此次選舉中佔盡優勢,本次選戰焦點並非安倍能否連任,而是會以多大優勢擊敗石破茂。從天時、地利、人和這三方面來看,安倍何以能在黨內獨大?

徐靜波:最大原因是在過去將近六年安倍的兩屆自民黨總裁及政府首相任內,在經濟上他推行了“安倍經濟學”,使得日本經濟出現了復興的景象,各項經濟指數都達到了泡沫經濟崩潰以來的最好記錄,一些跨國企業出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GDP也出現了正增長;其二是在政治上,強化日美同盟,強化西南諸島防衛,擴大自衛隊在國際和平安全保障領域的貢獻度,這些成績總體上獲得了日本議會與國民的讚賞;還有就是,經過六年政治經營,在自民黨內獲得國會議員較高的支持。

新聞晨報:在同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的最後角逐中,安倍獲得329張國會議員票,石破茂獲得73票,但在405張地方票中,安倍獲得224票,石破茂獲得181票。這樣看來,在地方票當中,安倍沒有取得很大優勢。這個說明什麼問題?

徐靜波:這跟“安倍經濟學”最終沒能讓地方經濟、地方的中小企業享受到紅利,有較大的關係。他的經濟學推行這麼多年來,都是以跨國大企業為主。地方議員對他的經濟政策有較大的反對和批評。反之,石破茂擔任過地方振興大臣,在兩年多任期中,在地方上跑得較頻繁,提出了一系列振興地方經濟的政策,雖然這些政策最終沒得到安倍政權的採用,但他通過公開宣講尤其是這次電視辯論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地方議員的支持。

新聞晨報:其實,石破茂可以說是三次“陪跑”。您覺得,他輸在哪裡?安倍在自民黨內可還有對手?

徐靜波:在過去幾年中,石破茂一直將取代安倍成為新首相作為自己的政治目標。從他的資歷來講,也具備成為自民黨總裁的條件。一般來說,要出任總裁,首先得當過幹事長,幹事長是自民黨的最高領導人,可以獲得統領全黨的經驗。石破茂雖然當過幹事長,但他從未擔任過內閣官房長官,這是他的弱點。通過這麼多年經營政權,安倍已經網羅了所需的所有勢力。自民黨內許多派閥為了能在未來的內閣改組中繼續獲得大臣的席位,就紛紛繼續支持安倍。

安倍有何哲學?

新聞晨報:在修憲方面,關於如何把自衛隊寫入憲法,有一套所謂的“安倍方案”,即保留憲法現有第九條第一、二款,新增自衛隊地位、職能等內容,另一套方案獲石破茂支持,即尋求刪除第九條第二款,替換為自衛隊條款。這兩套方案有沒有本質的區別?在2021年之前實現修憲,對安倍而言,是否志在必得?

徐靜波: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只能說是大同小異。“安倍方案”雖然保留了前兩個款項,但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實現自衛隊的合法化。在石破茂看來,安倍的做法比較虛偽,因為自衛隊一旦合法化,前兩個條款等於就失去了存在意義,所以,他認為,還不如直截了當地讓自衛隊合法化,這樣一來,自衛隊就名正言順地變成日本的國家軍隊。修改憲法是安倍執政的終極目標,他希望通過修憲讓日本能夠推翻美國強加給日本的和平憲法,結束日本作為戰敗國的地位,意即擁有標準的國家軍隊,成為普通國家。今年又是明治維新150週年,作為山口縣、長州藩的後裔,安倍希望自己在重振日本國威的過程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至於在未來3年中如何實現修憲,今年秋天也未必能提出詳細的修憲方案,關鍵要看明年。安倍的重大目標是在東京奧運會開幕的2020年前完成修憲,並在奧運會上讓全世界見證,日本拉開了新時代的序幕。雖然日本有不少國民擔心,通過修憲會走上戰爭道路,但是,許多人也希望給自衛隊一個作為國家軍隊的合法地位,接下來就看安倍如何操控輿論。

新聞晨報:今年,李克強總理訪日;近期,習近平主席在符拉迪沃斯託克與安倍會晤;中國外交部也證實,已向安倍發出訪華邀請。中日關係的改善有沒有助推他在黨內的聲望?

徐靜波:對安倍來講,中日關係長期交惡是他的政治汙點,所以,他要努力實現對中國的正式訪問。實現訪華並開拓第三方市場,讓日本企業更多參與基礎設施領域的爭奪,與中國在養老產業、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對他的外交政績無疑將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將有助他獲得經濟界與國民更大的支持。

新聞晨報:在國際舞臺上,我們總能看到他有不同尋常的舉動,比如和特朗普套近乎,在普京面前放下身段,在美國和伊朗之間腳踩兩隻船。到底有沒有具有安倍特色的為人處世的哲學?

徐靜波:從家世出身來看,他是一個公子哥兒,本當展示出更多的任性。但從他過去六年的執政來看,他確實秉承了日本民族性格的某些特徵。為了長期執政,為了國家利益,他能做到忍耐。無論是對美國、中國,還是俄羅斯,他都能採取一種隱忍、內斂甚至屈辱的姿態,同他國打交道。還有一點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與阻礙,他始終不肯放棄自己的政治目標,也就是修改憲法,讓日本成為普通國家,在經濟上也一樣。總而言之,內斂與堅持,可以被歸納為安倍的哲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