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重:有錢還是得買房

■文|王福重☞經濟學教授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剛剛過去的8月,全國一二三線城市的房價環比漲幅創兩年新高,達到1.4%。新建住房除了廈門一個城市,都在上漲;二手房除了廈門和上海,都在上漲。

王福重:有錢還是得買房

很多人會奇怪,甚至是不相信,每天都有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政策如此高壓,為什麼房價還在上漲?

確實,現在對房地產的調控,嚴厲到無以復加。比如限購,限貸,限售,有個城市限售期是十年,還有限價,對新建住房,限制售價,但是所有這些舉措都沒有能阻止房價的上漲。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政策肯定是有效果的,但是如果想達到它想達到的目的,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微觀主體,要進行相應的配合,或者叫激勵相容。如果政策不讓有夫妻生活,你覺得效果會如何?房地產調控之所以無效或者不盡如人意,就是因為遭到了微觀主體的抵制。

買房不是消費行為,它是投資,為什麼?因為消費的目的,是把商品消滅掉,實現效用的滿足,並不期望通過購買行為實現財富增值。而投資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值,當然買房,也有一部分目的是居住,但是不管你怎麼想,都會享受到增值帶來的好處。

有人說我只有一套房,增值不增值有什麼用呢?這種說法完全是缺乏常識。即使只有一套房,如果房價上漲,也能獲得投資收益,總可以把房子賣了,換一個其他地方或城市更大一點的房子。這難道不是好處?還有你起碼節省了租房的租金。

王福重:有錢還是得買房

任何有儲蓄的人都需要投資,儲蓄就是沒有把錢全部花掉而有剩餘,這部分錢,如果不投資,存在銀行,若干年之後,購買力會大大的貶損,因此投資幾乎是所有城市居民的必修課。

投資就要有收益,但是基礎又是安全,求得風險和收益之間的平衡或者均衡,經驗告訴城市居民,買房是最安全的,而收益也是最大的。

不投資房子,你還可以買股票,但是股市已經崩盤,能賺錢的是極少數,尤其中國股市,去年今年的表現,都是全球倒數第一。

王福重:有錢還是得買房

P2P曾經很火,但是在很多公司已經跑路。餘額寶曾經也不錯,但現在錢很難存進去,政策已經限制餘額寶規模。虛擬數字貨幣,火了大概兩年,很多人大賺特賺,但是,現在ICO已屬非法。對於普通居民來講,能賺錢的路基本上都堵死了。

為什麼房子仍然可以投?因為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基本上是存量房,也就是二手房的市場,二手房95%以上都在個人手裡,不是在政府手裡。這就是政府力所不逮的地方。

我自己的房子我能自主做主,想賣就賣(儘管也有限售)我有錢,就可以買(儘管限購,但我總能攢夠條件,比如社保)。如果房子是政府的,想調控,一定能成功。

王福重:有錢還是得買房

還有,中國的租房市場非常不成熟,出租的房子又破又爛,而且沒有沒有契約精神,隨時讓你搬走;因此有了錢,就買房,是所有年輕人的夢想。

房地產調控政策,也動了地方政府的“奶酪”。最近20多年來,房地產是地方政府的支柱,不單是地方最大的經濟增長的來源,也是地方政府收入的最重要來源,比如土地出讓金。同時我們必須承認,正是因為房地產的繁榮,才解決了很多就業,以及造成了城市的繁榮,對於地方政府一個城市來說,沒有房地產,簡直是沒有辦法發展。

因此最近兩年,地方政府,都積極放開戶籍准入,除一線城市,幾乎所有的省會城市,都已經放開大學生落戶,主要就是要對抗房地產調控。據說天津市一個月就有200萬人申請落戶,西安大概十個月的時間,吸引50萬人落戶,這些人落戶之後肯定是要買房的。

總結一下就是,城市居民和地方政府都沒有積極性配合,而有積極性不配合房地產調控,使得房地產調控沒有實現目的。

但是這本身是個好事情,因為好多人都喜歡說要靠技術創新拉動經濟增長。但是良好的願望,不是現實,中興通訊就是個例子,包括大家熟悉的華為,其實也沒有多少自己的核心技術。

房地產其實是最大的實體經濟,因為它關乎幾十個行業的生產和就業,他是中國最可靠的經濟增長支柱,因為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文化基礎,絕不可以小覷這一點。在我看來,利用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沒什麼不好,這也許是我們的宿命。

有錢還是買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