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理,放開自己,開始美食之旅

大理不僅是旅遊勝地,同時也是美食王國,大理三道茶,歷史悠久,回味無窮,還有特色小吃乳扇、餌塊、大理砂鍋魚等等,在古城的小攤邊,在某個意境悠遠的餐館裡,在飽覽美景的同時,還可以在大理享受一次饕餮盛宴。大理市城區內集中了眾多的餐飲、美食的店,吃貨朋友們就走到哪裡吃到哪裡吧。烤餌塊、乳扇、雕梅、涼雞米線、白族三道茶……眾多美食,總有你的菜。

砂鍋魚

座標:大理下關城區

砂鍋魚是大理的名吃,用洱海出產的鯉魚搭配著嫩雞片、火腿、冬菇十多種配料,小火慢慢燉成,出鍋時,單單那豐富的顏色就足以吸引人了,嘗一口吸收了這麼多配料的魚肉,那感覺簡直太滿足了!這道菜一般在大理下關城區的各大飯店都可以吃到,3-4個人一鍋魚足矣。

去大理,放開自己,開始美食之旅


生皮

座標:大理一般盛行吃生皮的地區有洱源、鶴慶、大理市周邊鄉鎮等幾處

大理生皮生肉是一道大理白族獨特風味小吃。它是生的豬皮和豬肉。涼拌生皮生肉是白族人在過節和招待客人時的招牌菜。

去大理,放開自己,開始美食之旅


喜洲粑粑

座標: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鎮喜洲辦事處四方街

它是洱海邊歷史名城喜洲的一種小吃。用麥面做成。無論甜、鹹,制時皆用上下兩層炭火,將鍋內油炕著的粑粑慢慢烤黃,烤香直至烤酥。因此,喜洲粑粑的香酥而又軟和受人喜愛,且層次分明,宛若蒼山十九峰十八洞,美色可餐。

去大理,放開自己,開始美食之旅


涼雞米線

座標:大理州大理市人民路(再回首老店)

涼米線用煮熟的雞肉絲“罩帽”,外加核桃醬和小粉做成的滷汁,或者配上辣椒汁、姜醋汁、蒜末,再加上少許芝麻和花生末,配上芥蘭、蔥花,極爽口

去大理,放開自己,開始美食之旅


燒餌塊

座標:街邊小攤上隨處可見

“燒餌塊”是雲南當地的一種民俗小吃。是用煮熟的大米飯壓成塊狀,通常是圓形薄餅狀。在炭火上面烤制,然後塗上醬料和菜陷、加上香腸或者油條吃,也可以撕成小片泡在熱豆粉湯裡吃,大米做的,很有嚼勁。

去大理,放開自己,開始美食之旅


三般茶

座標:大理州大理市大理古城護國路

三般茶也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一種飲茶方式,屬茶文化範疇。馳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獨特的“頭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時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種禮儀。

去大理,放開自己,開始美食之旅


乳扇

座標:大理古鎮

乳扇是白族等滇西北各民族中吃的一種奶酪,用牛奶製成,乳白色,片狀,成卷,狀如摺扇,故得名乳扇。生吃、幹吃、油炸均可,是下酒的好菜,也可與雲腿等材料一起用於烹調,切碎後也加進三道茶中的第二道甜茶裡飲用。

去大理,放開自己,開始美食之旅


乳餅

座標:大理古鎮

乳餅是雲南大理白族人和路南撒尼人制作的一種奶酪的名稱。用牛奶或山羊奶製成。用山羊奶製成的質量最好。白色塊狀。酷似豆腐塊。沾白糖、椒鹽生吃或者下油鍋煎吃都很爽口。

去大理,放開自己,開始美食之旅


八大碗

座標:劍川

白族八大碗,葷素搭配合理,肥而不膩,素而不淡,不僅如此,每一道菜都有好的寓意,還沒吃就覺得喜慶了,八大碗一般農村地區辦客都會吃,現在旅遊的原因,很多遊客專門點八大碗,所以很多客棧、飯店都做,不過劍川最正宗,因為劍川白族人口占90%以上,白族原生文化在劍川保留得最為傳統。

去大理,放開自己,開始美食之旅


諾鄧火腿

座標:大理雲龍縣癿諾鄧鎮

《舌尖上的中國》力推的諾鄧火腿就產自於大理雲龍縣癿諾鄧鎮。每年的冬季,諾鄧村民把自家用包穀餵養的豬殺了,其製作的重點在於自制的諾鹽和諾鄧的特殊氣候,使得火腿入味,鮮美無比,存放時間赹長香味越濃。其實諾鄧火腿的產量卻是極小。在當地,幾乎都是家庭小作坊的自產自銷,小規模生產諾鄧火腿的廠家只有一家。這更讓諾鄧火腿珍貴。

去大理,放開自己,開始美食之旅


黃燜雞

座標:大理州大理市大理古城人民路

在大理,說起“第一名菜”,人們首先聯想到的便是“永平黃燜雞”。黃燜雞採用永平山區土雞搭配多種輔料燜制而成,色鮮味佳,香氣撲鼻,油而不膩,味道獨特,烹製快捷,廣受青睞。

去大理,放開自己,開始美食之旅


一根面

座標:大理巍山

大理一根面,原產大理巍山,又稱扯扯麵或長壽麵,最早只有在過年、過壽或辦喜事時才吃。在唐朝(南詔國)時就開始受到大理各族人民的歡迎並廣泛食用。

去大理,放開自己,開始美食之旅


你有沒有在這裡找到自己喜歡的美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