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農耕乃衣食之源,人類文明之根。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中華民族創造了燦爛的農耕文明,

雖然與另外的三大古文明相比,有著最封閉、最廣闊和最艱苦的

特性,但正因為如此,才延續至今,經久不衰。

任何文明的進步,都源於工具的改進。比如,馬掌的發明,

促進了遊牧文明的興旺發達,輪子的誕生,帶來了軍事和運輸的突飛猛進,

而蒸汽機的發明,則將人類帶進了工業社會。

所以,農具則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最直接地展現了人與土地之間的

關聯。雖然從農村來到了城市,那在思想上和精神上仍然保留著難以磨滅的

印記,看到農具,就會產生某種特別的親切感。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農,比較古老的繁體字,上半身,象形為叢林中有田,下半身為辱,指負荷勞作。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耕由耒和井組成,耒為工具,井指井田制。耕者,治田也,人耕曰耕,牛耕為犁。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石砘子,用來壓地的農具,用於保墒和壓碎土坷垃,利於種子發芽。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鐮刀是用於收割的工具,意味著收穫的希望,勞作的艱辛。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看到鋤頭,就會讓人想起鋤禾日當午的場景,就會更加珍惜盤中餐。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木叉,打麥場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於翻挑麥稈,烈日下勞作,其辛苦滋味可想而知。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钁頭,用於刨土的工具,特費力氣的農活,使用不當,很容易使手上打血泡。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鐵叉,用途與木叉相同,是鐵與木的組合,傳統和現代的組裝。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風車,利用穀粒與穀殼比重不同的原理,將穀殼吹走,穀粒落地成堆。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老鼠拉木鍁,大頭在後邊。木銑,較鐵鍁質軟,用於鏟裝糧食,可避免弄破穀粒。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鍘刀,專用於鍘草,喂牲口。至於被包公挪作他用,不是鍘刀的本意。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耬,播種用的農具,由牲畜牽引,後面有人把扶,可以同時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搖耬,技術性很強。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簸箕,利用比重原理,上下扇動,撿挑出雜物,也常用於撮起糧食,裝入口袋、缸等容器。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席子,一般用於鋪在地面,晾曬糧食,也可鋪在炕上。不用時就捲起來,故有席捲一說。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籮,筐,用於盛放糧食,一般用於麵粉或米粒。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布袋,用於裝糧食。俗話說,不怕大小車載,就怕布里布袋,是說布袋特能裝東西,但看著不起眼。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馬鞍,運輸時,用於承載拉車的壓力或重力。

老笨:農具是農耕文明的重要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