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華離開體育總局,足協又來了杜兆才,你背完鍋換我來?

蔡振華去中華總工會了,新領導頻頻出奇葩新政,拯救中國足球還是推倒重來?

已經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每一任足協主席都逃不過黯然離任,這次輪到了蔡振華。

新官上任三把火,舊政策被推翻,新政策又開始推行,又是一輪循環。中國足球這一畝三分地當作試驗田,被求政績的官員們犁得稀爛。

蔡振華離開體育總局,足協又來了杜兆才,你背完鍋換我來?

國足輸球了,國足又輸球了!

很多球迷噴蔡振華無作為,上面的領導大概也是球迷的一員。2017年6月,中國足球協會進行人事調整。剛升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的杜兆才接替於洪臣,成為中國足球協會黨委書記,開始負責足協具體工作。記住這個時間點,足協的政策正式脫離“蔡振華時代”。2018年9月18日,第六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中建七局杯”砌築工決賽在鄭州開幕,全國總工會黨組成員蔡振華出席開幕式並講話。老蔡和體育總局正式說再見!

蔡振華離開體育總局,足協又來了杜兆才,你背完鍋換我來?

蔡振華這幾年幹了什麼?

2014年1月蔡振華當選中國足協主席。2014年到2017年,足協開始多項改革。

1、足協管辦分離。目前看革命還未成功。做事最忌諱就是拿不到最高權限。如果沒有決定權,再完美的方案也難以成功。蔡振華上有高層關注,下有盤根錯節的足協部門鉗制,管辦分離以他所在的位置和能力,就算八面玲瓏,也註定飲恨收場。姚明之所以成功,除了懂籃球懂管理和情商高,中國籃球基礎並不薄弱往往被大家忽視。而中國足球,就像一個還未斷奶的孩子。

2、國足重返亞洲區十二強賽!十五年啊!不管過程,國家隊層面蔡振華已經及格。

3、中超版權賣出80億天價,甚至英國天空體育也購買了中超轉播權。這份答卷80分。

4、加大對青訓投資,完善各級青少年聯賽。這種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看成效的事,在中國我們等不了,只怕又是下一任推倒再來。

5、聘請裡皮團隊贏得輿論和社會的支持。選擇裡皮不同於選擇其他大牌教練,裡皮在恆大期間,積累了豐富應對中國國情的經驗。雖然貴,但也讓足球圈上上下下看清了中國足球的現狀,不是一個世界級教練就能徹底改變。

再看看2017年6月以後,足協的政策變化。

1、外援可以註冊5人,必須一個亞外!上場的只能是3名外援。同時必須有兩名23歲以下球員出場!中國特色的強行培養,拔苗助長,只要出成績,不管規律。

蔡振華離開體育總局,足協又來了杜兆才,你背完鍋換我來?

蔡振華離開體育總局,足協又來了杜兆才,你背完鍋換我來?

蔡振華離開體育總局,足協又來了杜兆才,你背完鍋換我來?

2、在媒體上提前為國足打中超聯賽造勢,為U23球隊打聯賽造勢。如此業餘的政策,要是U23在亞運會上“不幸”戰勝沙特,堅定了新足協領導的判斷,中國人能踢出自己特色的足球。現在大家就會看到獨立於世界足球圈的中國足球,以國家隊打中超聯賽的壯舉。

3、神級“引援調節費”新規。這個規定不細說,舉個例。權健引進莫德斯特這筆轉會,總費用約6600萬歐元,加上莫德斯特三年合同,每年1140萬歐元的年薪以及550萬歐元的浮動獎金,粗略估算權健付出1.04億歐元,約合8.25億人民幣的代價。再看看權健的現在,昨天慘敗於鹿島鹿角,人去錢空,一個慘字不足以形容!

俄羅斯世界盃結束後,足協在全國各地組織了調研,調研主題是如何快速提高國家隊的水平(您看,永遠都是要求快速提高,什麼都求快),力求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2022年世界盃上取得突破。調研反饋大多是針對青訓、聯賽、產業等方向的建議,但足協的核心觀點還是要國家隊快速取得滿意成績。所以還是沒有得到好的方案。足球人才需要完善的青訓長時間積累,速成法看來需要足協領導大開腦洞了。

以後很長一段時間,球迷會見識到更多的奇葩政策。違背足球規律?不存在的,或許是改變足球歷史的政策呢!

接下來的中國足球,要麼大傷元氣從頭再來,要麼神政策讓中國足球一飛沖天!我們等不了二十年出人才的青訓體系,二十年太久,我們只爭朝夕!

蔡振華離開體育總局,足協又來了杜兆才,你背完鍋換我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