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四川好人:向雪域高原的人民好法官致敬!

8月四川好人:向雪域高原的人民好法官致敬!

昨(13)日,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發佈2018年8月“四川好人”評選結果通報,原甘孜州得榮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白瑪曲扎獲敬業奉獻類“四川好人”稱號!

8月四川好人:向雪域高原的人民好法官致敬!
8月四川好人:向雪域高原的人民好法官致敬!

白瑪曲扎

(生前系甘孜州得榮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雪域高原上的人民好法官

8月四川好人:向雪域高原的人民好法官致敬!

正在主持會議的白瑪曲扎

“要不是白瑪曲扎院長客觀公正,合理合法的調解,我們長達8年的糾紛不可能得到有效解決,或許,我們兩家現在還沒有握手言和……”

“白瑪曲扎院長在我們的離婚案件中,耐心調解,保護了我的合法利益。”

“白瑪曲扎院長幫助我們噶託寺建設的蔬菜大棚,徹底解決了寺廟僧侶的吃菜難。”

寺廟僧尼、農牧民群眾的交口稱讚,卻永遠也喚不回白瑪曲扎的年輕生命——2017年7月29日凌晨5點,白瑪曲扎積勞成疾,不幸病逝,年僅47歲,在法院系統工作10年,他傾心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斯人已去,浩氣長存。農牧民群眾永遠把他記在了心裡,白瑪曲扎病逝的第二天,德格縣噶託寺僧人和群眾,自發地為白瑪曲扎舉行了煨桑和誦經,百人三天,千盞佛燈,10人唸誦49天的超度經,深情送別人民好法官白瑪曲扎。

根除矛盾糾紛 促和諧

8月四川好人:向雪域高原的人民好法官致敬!

白瑪曲扎(右一)帶隊下鄉考察

白瑪曲扎1990年參加工作,先後在鄉城縣黑達區、然烏鄉任職,2006年11月任鄉城縣人民法院副院長,2011年11月任德格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2016年9月任得榮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2006年11月,他剛進入法院系統工作,為了儘快熟悉相關法律知識,他總是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辦公桌上擺放著《婚姻繼承辦案手冊》、《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讀物。他有一個習慣,邊看書邊做筆記。”得知白瑪曲扎不幸病逝,鄉城縣人民法院法官張蓉泣不成聲,與白瑪曲扎並肩作戰的往事歷歷在目。

幹警們在整理他的遺物時,找到了一本工作學習筆記,厚厚的筆記本,200多頁記錄著他10多年來的辦案心得體會和與農牧民群眾真心真情交往的點滴小事,一片炙熱的為民情懷撲面而來。

鑽研法律知識,在辦案實踐中積累經驗。剛進入法院系統,白瑪曲扎一直跟案學習,僅用半年多時間,他就熟悉並掌握了司法審判工作的整個程序。他認為,司法裁判僅僅是針對個案而言,只是分清是非、劃分責任的實體問題,並不能徹底根除矛盾、化解糾紛,案件審結後是否為當地社會穩定帶來正面效果,才是衡量藏區審務成效的根本。他在個案中尋求規律,利用自己長期基層工作積累的經驗,到群眾中去,做深、做透當事人的思想工作,理清關係、解除心結,促使雙方當事人互諒互讓,“執法以調紛、執法以為民”,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止“民轉刑”案件發生。

同事扎西回憶說,2007年12月,在鄉城縣定波鄉一起離婚案件中,女方得不到正當的財產分割補償,但男方態度堅硬如鐵,白瑪曲扎依法依理耐心勸說男方當事人,經過十個小時的調解,最終將其說服。達成調解協議已經是晚上7點過。回到單位,白瑪曲扎擔心男方反悔,不顧天寒地凍,連夜帶領辦案人員奔赴距離縣城100多公里的定波鄉監督雙方分割財產,一件件財產證明、一份份有效的證據,分割財產分了一夜,白瑪曲扎渾身上下積滿了雪花。次日天亮,終於完成了所有財產分割,疲憊不堪、飢寒交迫的他來不及換身乾爽的衣物,便倒在車廂裡沉沉睡去。

每到松茸採挖季,村民都會上山採挖松茸,很多村成了“空心村。”白瑪曲扎調研後發現,當事人因此不能及時到庭。很多老弱病殘者和邊遠地區經濟困難的當事人也不能到庭。在涉及婚姻、家庭案件的審判工作中,他提出了“把依法保護老人、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作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首要任務”,在出庭審傳喚中,老弱病殘的當事人不傳喚到庭;松茸季節不傳喚到庭;經濟確有困難者不傳喚到庭。既做到了程序公正、實體公正,又彰顯了法律的威嚴,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德格地處川藏交界,人民群眾多以牧業為主,如何就近解決群眾身邊的矛盾糾紛,真正解決幹群關係的“最後一公里”,一直是白瑪曲扎思考的問題。

“馬背法庭”、“帳篷法庭”是甘孜州創新開展的庭審模式,白瑪曲扎深受啟發,在德格工作期間,他帶領法官問民所需。2013年,他以基層人民法庭為依託,以“法制宣傳進鄉村、矛盾糾紛排查進鄉村、立案服務進鄉村、巡迴審判進鄉村、人民法官與人民陪審員進鄉村”為內容的人民法庭“五進”活動謂載體,就地宣傳法律知識、就地化解矛盾糾紛、就地開展司法服務、就地審理民生案件。德格縣人民法院全院幹警深入26個鄉鎮,107個行政村,開展“五進”活動共計200餘場次,排查、化解矛盾糾紛72條;發放法制宣傳資料2萬餘份,製作“五進”活動便民聯繫卡2000餘張;組織編排法制文藝節目14個。2015年,甘孜州中級人民法院將“人民法官與人民陪審員進鄉村”修改為“同心同向進寺廟”,並在全州法院系統全面推廣德格經驗。

在鄉城縣人民法院工作的6年,他共參與審理民商事、刑事案件263件,其中,民商事案件245件全部調解結案,使鄉城縣人民法院的民商事案件連續4年調解率達到百分之百。2007年以來,白瑪曲扎連續4年被鄉城縣人民法院評為“調解能手”稱號;連續2年被鄉城縣委、縣政府、縣政法委評為“先進個人”;被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授予全省法院“調解能手”稱號;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矛盾糾紛“大調解”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為民解憂 作表率

8月四川好人:向雪域高原的人民好法官致敬!

白瑪曲扎組織法官宣誓

2007年4月,德格縣阿須鎮仁真窩色家的女兒到阿布洛洛家幫忙修房子,不幸觸電受傷,先後前往甘孜縣醫院及成都華西醫院接受手術治療,阿布洛洛家承擔了4萬元左右的醫療費用,仁真家人卻開口向阿布洛洛索賠20萬元,雙方互不相讓,從2007年到2015年,兩家前後到亞丁鄉請人到家調8次,不僅包吃包住、報銷路費等開銷,不管調解成功與否都還要付費給調解人,8年間花費3萬餘元,卻始終未調解成功,兩家的矛盾越來越激化。

2015年4月,白瑪曲紮在進村入戶時,這件積案被排查出來,他帶領著辦案團隊,走訪群眾及周邊鄉鎮瞭解情況,最後由他親自主持調解,兩家各派3名代表參加。在調解中,兩家的40名年輕人圍住了調解所在地,劍拔弩張,極有可能發生惡性群體性事件。白瑪曲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指明阿布洛洛前期支付仁青家醫藥費用4萬元,後又支付交通費、營養費等共計3萬餘元,總計7萬元,阿布洛洛積極解決問題,仁真窩色索要高額賠償沒有法律依據。白瑪曲扎前後歷時5天,講法律、講情感,終於壓住了兩家人的怒火,喚起了塵封八年的親情,最終仁真窩色家同意阿布洛洛家只付5000元的費用,兩家握手言和。

一次,白瑪曲紮在德格縣聯繫寺廟噶託寺宣講,宗教要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僧侶也要爭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鏗鏘有力的話語振聾發聵,寺廟僧眾毫無反感,心領神會,因為他抓得住人心。噶託寺有137名僧人,因為路途遙遠,常常吃不上新鮮蔬菜,僧人們也試過自己種菜,可高原環境和風雪災害導致顆粒無收。白瑪曲扎通過法院資助18萬元,幫助噶託寺建起了蔬菜大棚,全新的鋼架、全新的鋼化玻璃,僧侶們激動萬分。他鄭重承諾:“這個蔬菜大棚,我給你們保質十年,十年壞了,我再給你們修!”僧人們種上了白菜、土豆和南瓜,以前一個星期只能吃上一次新鮮蔬菜的僧侶,現在天天能吃上新鮮蔬菜。

在德格工作期間,德格縣人民法院先後被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授予“百日執行會戰優秀單位”稱號、“全省法院先進集體”、全州法院系統爭創“兩個一流”先進單位稱號、爭創“兩個一流”維穩工作先進單位和綜合一等獎以及全州法院黨風廉政建設暨紀檢監察工作先進單位稱號。他被省委政法委授予“全省維穩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德格縣人民法院的結案率、執行到位率、人民滿意率均達到100%。

清正廉潔 美名揚

8月四川好人:向雪域高原的人民好法官致敬!

白瑪曲扎(左一)赴聯繫鄉鎮指導換屆選舉工作

2015年5月,為了進一步規範德格法院財務操作流程、嚴格財經紀律,白瑪曲扎主動邀請成都信合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對2014年度財務進行審計,查出直接款項轉至個人賬戶、執行案款管理不規範、未單獨建立訴訟費收退臺賬、未對訴訟費繳費票據進行監管、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未實行定期清盤、固定資產未及時入賬等問題。首次引進“第三方審計監督”,德格縣人民法院不僅大大增加了資金管理的科學性與公開性,還提高了財務管理的民主性與參與性,用“最正確、最低成本的方式”做“最有效的事情”,更是打破了“同體審計”的怪圈。

鄉城縣香巴拉鎮登仲村的鐵超家和阿勒家是一牆之隔的鄰居,兩家因為阿勒家樓頂的排水管支到鐵超家地界引起糾紛。2010年8月,村委會主持調解失敗,雙方矛盾升級,白瑪曲扎經過案件詢查,發現了雙方的爭議焦點,遂提出排水管道改造的建議,並自己拿出身上僅有的700元錢,在兩家地界交接處,修繕了水泥渠道,把支出的木質排水管,改成了貼著牆的塑料管道引到水泥渠道。“遠親不如近鄰,救火還靠鄰居,地界上的泥巴牆不要成了你們心裡的一堵牆。”

在德格縣阿須鎮下鄉期間,只要排查出矛盾糾紛,當爭議焦點是誰來出資時,不管多少,白瑪曲扎總是慷慨解囊,看望老幼病殘他也會掏腰包。妻子常常抱怨白瑪曲扎從沒給自己買過什麼,錢就沒了,但白瑪曲扎總是笑著說,農牧民生活還不富裕,我們至少還有工資,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問題,看到在我的幫助和調解下,化干戈為玉帛的群眾,我心裡特別開心。

“拉姆,如果我死了,你就把我火化了,灑在山川湖泊。”一次,白瑪曲紮在與妻子拉姆談心時,無意間談到了生死問題。

“別說不吉利的話,我們還這麼年輕,你一天辦案沒有時間,我還指望你陪我到內地去旅遊呢。”妻子說。

長期高負荷工作,白瑪曲扎明顯地感受到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體檢結果出來,他把報告鎖進了抽屜,因為他不想讓賢淑的妻子為他擔驚受怕。

病重的時候,拉姆用勺子給他喂水、喂餅乾,他已經吃不下其他東西了,但他心裡惦記著正在修建的得榮訴訟服務中心。拖著病體,他多次來到施工現場,要求施工單位既要保證質量,又要加快建設進度,這是得榮縣法院實施的一項便民利民工程,希望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白瑪曲扎病重期間,幹警們試圖給他送錢送物,表達戰友之情、同事情誼。他和顏悅色地對大家說:“同事們對我的這份情誼,我記在心裡了。只要大家把工作做好,群眾滿意了,就是對我最大的幫助。”

2017年3月,得榮法院的一名幹警調回家鄉,臨別時,這名幹警萬般不捨白瑪曲扎,偷偷在白瑪曲扎家門口放了兩條用報紙包著的高檔香菸,拉姆發現後,一直追到了樓下,還給了這位幹警:“白瑪曲扎讓我告訴你,感恩放在心裡就行,拿東西玷汙了你和他長久的這份情感,你把煙換成錢,買點營養品帶回家給父母,孝順父母。把在得榮縣養成的愛崗奉獻的精神帶到新的工作崗位,這就是對他最好的報答。”而此時,白瑪曲扎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2014年8月,白瑪曲扎參加省高院培訓會,在培訓結束後,和隨行的幹警一起在武侯祠的一家飯館吃飯。他卻一直眉頭緊鎖,手依著桌子,沒動筷子,幹警趕忙問怎麼回事,他卻搖搖頭說沒事。他忍痛和幹警們一道急匆匆趕回了德格。2015年2月,白瑪曲扎到阿須鎮督導維穩工作,堅守20多天,他常常咽不下一口飯,可他依然堅持開展群眾工作。5月,病入膏肓的白瑪曲扎獨自一人坐客車前往成都檢查身體。針對更加嚴重的病情,主治醫生已經給他下了最後通牒,若不住院治療,他的生命時日可能不多了。從成都回來後,他輕描淡寫地告訴幹警們,沒什麼大問題,只是需要做個小手術。2017年7月初,白瑪曲扎看病回來了,還是和以前一樣,一心撲在工作上,這一次,他倒下後就再也沒有醒來。

2017年9月,白瑪曲扎被甘孜州中級人民法院追記個人三等功。

2017年12月,甘孜州委下發《中共甘孜州委關於追授白瑪曲扎同志“甘孜州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追授白瑪曲扎同志“甘孜州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州委號召,全州各級黨組織要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採取多種形式,迅速抓起學習白瑪曲扎同志的熱潮。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學習他心繫群眾、甘於奉獻的為民情懷;學習他恪盡職守、愛崗敬業的工作作風;學習他堅持原則、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2018年3月,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決定追記白瑪曲扎同志個人一等功。

好人寄語:個人的病痛只是小事,只要能解決群眾的矛盾,我心裡比誰都開心!

道德點評:白瑪曲扎進入法院系統的十年來,全身心投入司法工作,立場堅定、清正廉潔、勤奮敬業,是一名優秀的藏區基層法院領導幹部。他的事蹟感人肺腑,令人振奮,充分體現了新時代藏區人民法官的光輝形象和職業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