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消費從線下轉移至線上 消費者衡量標準大轉變

近日,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京東聯合數百家優質品牌供應商共同舉辦了“京東慶豐收全民購物節”啟動發佈會,並公佈了目前農產品銷售方面的大數據。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第四季度,線上生鮮銷量環比增長超過87%,遠超農產品整體大盤增速。

農產品消費從線下轉移至線上 消費者衡量標準大轉變


而從線上農產品銷量佔比來看,北京、廣東、上海、江蘇、天津、浙江、河北、山東、四川、遼寧等一線以及沿海城市的消費佔比很高,說明在發達地區用戶對農產品的品質要更高。同時對品牌的認知度以及原產地的敏感性也更高。這是原有線下消費所不同的。線下消費往往更關注於農產品本身,對品牌和原產地的要求和認知並不高。而電商將這兩點充分發揮。而從農產品增速來看,像陝西、山東、重慶、四川、湖北等原有農產品輸出地區,也爆發出增長趨勢。這是原本在電商未形成規模前所不能看到的。正是電商的出現,建立了新的供需關係。使得這些地區也出現了新的消費需求。

農產品消費從線下轉移至線上 消費者衡量標準大轉變


在此次發佈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司司長唐珂與京東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公共事務官藍燁一起為“京東農產品產銷對接中心”揭牌。過去幾年,京東針對各地多次出現的農產品滯銷問題,積極幫助賣難地區銷售滯銷農產品。今年6月,京東整合集團內部資源,在全國率先成立了“農產品滯銷幫助中心”,在短短3個月裡,已先後幫助廣西、雲南、湖北等地銷售了210萬斤百色芒果、800噸欽州荔枝、150噸雲南大蒜、40噸棗陽桃子等等,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藉助此次“慶豐收全民購物節”契機,京東將這一工作機制再次升級,把原有的“農產品滯銷幫助中心”升級為“京東農產品產銷對接中心”,希望更好地發揮這一平臺的作用,在推動鄉村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