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華東數控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收到重大訴訟材料的公告

證券代碼:002248 證券簡稱:華東數控 公告編號:2018-089

威海華東數控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收到重大訴訟材料的公告

本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公告內容真實、準確和完整,並對公告中的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承擔責任。

威海華東數控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公司”)於近日收到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大連中院”)送達的民事訴狀等訴訟材料,具體情況如下:

一、本次訴訟事項受理的基本情況

本次訴訟的原告大連高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金科技”)由於借款糾紛向大連中院遞交了民事訴狀,大連中院向公司送達了民事訴狀等訴訟材料。

二、本案的基本情況

因公司為關聯方威海華東重型裝備有限公司提供連帶責任擔保借款發生逾期,為防止銀行連帶訴訟,公司於2015年12月30日向高金科技借款3,500萬元,歸還欠威海華東重型裝備有限公司款項6,009萬元。具體內容詳見公司於2016年3月22日披露的《關於向關聯股東借款的公告》(公告編號:2016-016)。

訴狀主要內容如下:

訴訟請求:

1、判令公司立即向高金科技支付人民幣35,000,000.00元。

2、判令公司向高金科技支付因欠付到期借款35,000,000.00元產生的利息872,083.33元,截至2018年7月31日的遲延利息3,606,822.92元,以及實際還本付息前應付未付的全部利息;以上截止到2018年7月31日金額總計39,478,906.25元。

3、本案訴訟費由公司承擔。

4、本案律師費、財產保全費根據實際產生費用全部由公司承擔。

事實與理由:

2015年12月26日,公司向大連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提出借款申請60,000,000元;2015年12月30日,公司與高金科技簽訂借款合同,借款金額為60,000,000元。2015年12月30日,公司與高金科技簽訂新的《解除借款合同》,合同中約定2015年12月30日簽訂的借款合同解除,同時在新合同中約定其中35,000,000元仍作為借款,雙方重新簽訂借款合同,借款到期日為2016年6月30日。高金科技於2015年12月30日將35,000,000元支付給公司。

針對重新簽訂的借款合同中的35,000,000元借款,合同第三條約定借款利率按同期基準利率計算,按佔用時間計息,到期還本付息,第四條約定借款期限自2015年12月30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止。根據合同約定,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利息總計872,083.33元,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截至2018年7月31日的遲延利息為3,606,822.92元。

2017年11月10日,高金科技依法被大連中院裁定進入重整程序,並於同日指定了管理人。管理人於2018年1月26日向公司發送了《關於儘快清償欠款的函》,但截至今日並未收到任何還款。

三、判決或裁決情況

本案尚未開庭審理,公司將根據審理及判決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四、其他尚未披露的訴訟仲裁事項

本案涉案金額約為39,478,906.25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5.80%。

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合併報表範圍內子公司共有102項未結訴訟、仲裁事項,涉案總金額21,503.57萬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資產的31.60%。其中公司起訴涉案51項,金額5,851.51萬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8.60%。

對於已達到《股票上市規則》第11.1.1規定的重大訴訟和仲裁披露標準的訴訟和仲裁事項,公司已按照相關規定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

除上述訴訟或仲裁事項外,其他訴訟單項和累計均未達到《股票上市規則》第11.1.1規定的重大訴訟和仲裁的披露標準,公司無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訴訟或仲裁事項。

五、本次公告的訴訟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的可能影響

由於上述案件尚未開庭審理,本次公告的訴訟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的可能影響尚不確定。

六、備查文件

1、民事起訴狀。

特此公告。

威海華東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一日

證券代碼:002248 證券簡稱:華東數控 公告編號:2018-090

威海華東數控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問詢函回覆情況的公告

威海華東數控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公司”)於2018年9月13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於對威海華東數控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半年報的問詢函》(中小板半年報問詢函【2018】第 19 號)。現將有關問題回覆情況公告如下:

一、報告期內,你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12.25萬元,同比減少36.6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1.12億元;最近三年一期,你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分別為-2.13億元、-2.32億元、-2.56億元和-1.2億元。請你公司補充披露以下內容:

回覆:

(一)請結合你公司所屬行業狀況、公司經營情況、財務情況等因素,說明你公司營業收入下滑以及最近三年及一期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淨利潤持續為負的原因,詳細說明你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是否影響會計報表編制的持續經營基礎以及擬採取的改善經營業績的具體措施。

1、營業收入下滑以及最近三年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淨利潤持續為負的原因

最近三年,公司所處的機床工具行業未有根本性好轉,根據《中國機床工具行業重點聯繫企業月度統計分析報告》分析表明,近三年及一期國內重點生產金屬切削機床企業產量分別同比下降19.1%、5.5%、6.1%、14.9%,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同比下降10.8%、5.7%、13.6%,同比增長8.10%;利潤總額分別同比下降121.6%、148.5%、同比增長132.7%、157.30%,虧損企業佔比分別為47.7%、47.7%、40.8%、33.5%,行業整體水平上升乏力,尤其大型數控機床產品市場需求更是連續下滑,嚴重影響公司收入和利潤。

公司是以研發和生產經營數控機床、普通機床及其關鍵功能部件為主營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受行業整體不景氣影響更加嚴重,產品銷量和產量連年下滑,同時生產規模下降,固定費用、期間費用居高不下導致產品毛利空間急劇下降;另外,存貨跌價損失、壞賬損失等資產減值損失較大,影響公司利潤,公司近三年及一期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分別為12,074.84萬元、12,521.16萬元、12,565.00萬元、4,814.87萬元,期間費用支出分別為12,691.14萬元、9,445.24萬元、14,753.50萬元、6,539.50萬元。相關成本費用支出與收入規模不匹配致使虧損金額連年持續擴大。

綜上所述,公司營業收入下滑及近三年一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負主要系宏觀經濟不景氣,公司所處機床行業面臨較大壓力,市場需求(尤其是大型數控機床產品)不足;公司各項措施、制度的實施不足以扭轉行業下行的影響;資金緊張,投入不足,導致產量、銷量下滑;固定費用、期間費用居高不下、毛利空間急劇下降,存貨跌價損失、壞賬損失等資產減值損失較大,影響公司利潤。

2、持續經營能力的說明

截止2018年6月30日,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56,905.90萬元,不存在資不抵債情形。除合併報表範圍內母子公司擔保外,公司不存在對外擔保情形,因此不會因對外鉅額擔保等或有事項引發或有負債。公司也不存在過度依賴短期借款籌資、大量長期未作處理的不良資產和大股東佔用公司資金的情形。

公司的經營狀況、盈利能力等正在恢復過程中。同時,公司所處的機床工具行業作為裝備製造業的重要支撐產業,是為國民經濟各領域提供工作母機的基礎裝備產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標誌之一,具有基礎性和戰略性地位。從“一五規劃”到“十三五規劃”,數控機床產業的發展一直倍受國家鼓勵和支持,將高檔數控機床列為國家政策鼓勵發展和扶持的重點對象。《國務院關於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干意見》、“中國製造2025”及“工業4.0”均明確要大力推動高檔數控機床發展。根據我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數據,2017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消費總額299.7億美元,同比增長7.5%。其中,金屬切削機床消費額184.0億美元,同比增長7.8%;2017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口總額87.4億美元,同比增長16.3%。其中,金屬切削機床72.3億美元,同比增長18.4%;我國金屬加工機床消費市場呈現“總量趨穩、結構升級”的新特徵。我國仍是世界最大的機床消費國,也是連續多年世界最大的機床進口國,無論是升級換代還是替代進口中高端機床均擁有廣闊市場和發展空間。

公司擁有專利176項,其中發明專利32項,實用新型專利141項,獲得軟件著作權3項。擁有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鏜、銑、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大型精密數控機床工程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5個省級以上研發平臺。近三年通過山東省科技成果鑑定新產品8項,其中國際先進1項,國內領先6項,國內先進1項。擁有山東名牌產品3項,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4項。參與制定行業標準1項,制定企業標準2項。公司在數控金屬切削機床領域具備產品技術領先、生產設備數控化率高等競爭優勢。公司也將採取多種措施改善經營狀況,提升盈利水平。

綜上所述,公司持續經營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未影響會計報表編制的持續經營基礎。

3、公司擬採取的具體措施

公司已確定“夯實基礎,加快調整、升級,實現機床主業可持續發展”的2018年度經營方針,並積極通過如下措施持續加強和改善公司經營管理和盈利能力:

(1)以人為本,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2)以產品為中心,升級換代現有產品;

(3)積極催收應收賬款,加強成本控制和質量管理;

(4)提升法務工作水平,妥善處理訴訟事項;

(5)繼續推進資產處置,改善公司資產結構。

具體內容詳見2018年半年度報告第四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二)請你公司分析未來經營的風險,包括但不限於行業風險、業務模式變化風險、依賴大客戶風險、技術風險、法律風險、財務風險、原材料價格及供應風險等,針對這些風險及挑戰,公司是否披露潛在業績影響以及應對措施。

公司已在2018年半年度報告第一節及第四節第十項中披露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風險及潛在業績影響,其中破產清算不確定性風險目前已化解,具體內容詳見刊載於巨潮資訊網(http://www.cninfo.com.cn)、《中國證券報》和《證券時報》的《關於被申請破產清算的進展公告》(公告編號:2018-085)。

針對公司存在的風險,公司正在積極採取相關措施如調整升級現有產品、大力開拓市場化解政策、市場和技術風險,積極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協商、加大應收賬款回收、提高產品毛利率、改變收款方式等化解資金風險,通過部門職責調整、優化組織架構、提高薪酬水平等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有效防控和化解風險。具體內容詳見2018年半年度報告第四節。

二、報告期內,你公司管理費用-折舊金額2,649.51萬元,去年同期為431.24萬元。2017年,你公司新增固定資產177.4萬元,2017年1-6月、2018年1-6月,你公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計提金額分別為3,891.54萬元、3,329.6萬元。請你公司補充說明以下事項。

回覆:

(一)你公司報告期內管理費用-折舊大幅增加的原因以及合理性。

報告期內,管理費用-折舊金額2,649.51萬元,同比增加2,218.27萬元,增長514.39%。主要原因為公司資金緊張和市場需求下降,訂單較少,產能利用不足,設備處於半閒置狀態,使用頻率較低,因此將原計入製造費用的折舊費直接計入管理費用-折舊,導致管理費用中的折舊費用大幅增長。

(二)2017年1-6月、2018年1-6月管理費用-折舊與固定資產-折舊的勾稽關係,你公司2017年1-6月管理費用-折舊的準確性與完整性。

2017年6月末,固定資產-原值137,252.61萬元,1-6月累計折舊計提金額為3,891.54萬元,其中:列入管理費用-折舊 431.24萬元,研發支出-折舊56.99萬元,製造費用-折舊3,403.31萬元。2018年6月末固定資產-原值118,878.11萬元,1-6月累計折舊計提金額為3,329.60萬元,其中:管理費用-折舊 2,649.51萬元,研發支出-折舊10.69萬元,製造費用-折舊669.40萬元。2017年1-6月,公司財務部門嚴格按照固定資產折舊政策,準確、完整地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並且按照公司會計核算辦法將廠房和生產設備的折舊費用全部計入產品製造費用,因此計入管理費用-折舊的金額較低。年末,考慮產能利用不足、生產設備使用頻率較低等因素,將原計入製造費用的折舊費轉入管理費用-折舊,調整後全年計提折舊8,015.79萬元,其中列入管理費用-折舊4,294.77萬元。

(三)你公司固定資產折舊政策最近三年的變動情況。

公司近三年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均採用平均年限法。固定資產的分類折舊年限、預計淨殘值率、折舊率如下:

最近三年公司固定資產折舊政策沒有發生變化。

三、報告期末,你公司存貨賬面餘額47,189.21萬元,存貨跌價準備餘額17,404.42萬元。你公司最近兩年一期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8.28%、-14.7%、-34.62%。請你公司結合主要產品毛利率情況,補充說明你公司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充分性,是否符合謹慎性要求。

回覆:

公司最近兩年一期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8.28%、-14.7%、-34.62%。毛利率按產品分項情況如下:

公司按現行的會計準則和會計政策,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依據為存貨項目的成本與其可變現淨值進行比較,按較低者計量存貨,按成本高於可變現淨值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公司近三年來,每年末均聘請具有上市公司評估資質的專業資產評估機構對存貨的可變現淨值進行評估,公司按照評估價值,測算和計提存貨減值情況。公司內審部門,根據企業存貨實際情況及參照專業評估機構測試方法,對截止2018年6月30日公司存貨進行了可變現淨值測試,報告期內計提存貨減值準備3,756.69萬元。截止期末存貨賬面餘額為47,189.21萬元,累計計提存貨減值準備17,404.42萬元。公司認為存貨減值準備計提充分合理,符合謹慎性要求。具體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四、你公司本期實現營業收入4,012.25萬元,期末應收賬款餘額3,893.79萬元,較期初減少44%。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2,684.67萬元,請你公司結合本期應收賬款回款情況,補充披露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的準確性。

回覆:

公司本期實現營業收入4,012.25萬元;期末應收賬款賬面餘額較期初減少3,335.22萬元,其中由於合併報表範圍變化(威海華東電源有限公司不再納入合併報表)導致應收賬款較期初減少1,809.43萬元;預收款項5,847.82萬元,較期初減少1,602.81萬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2,684.67萬元,收到銀行承兌匯票1,932.64萬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核算準確。

五、報告期末,你公司貨幣資金餘額781.97萬元,賬齡超過1年的重要其他應付款餘額為22,156.17萬元,應付利息餘額2,581.46萬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餘額為8,300萬元,短期借款餘額15,697萬元,請你公司補充說明以下事項:

回覆:

(一)你公司對上述負債的預計還款計劃,資金來源。

截止2018年6月30日,公司賬齡超過1年的重要其他應付款餘額為22,156.17萬元。截至目前,公司已解決中安融金(深圳)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債務本息5,224.88萬元及中閤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債務本息2,338.37萬元。具體內容詳見刊載於巨潮資訊網(http://www.cninfo.com.cn)、《中國證券報》和《證券時報》的《關於重大訴訟的進展公告》、《關於重大訴訟結案的公告》、《關於重大仲裁事項的進展公告》(公告編號:2018-062、064、065)。公司已與宣家鑫就債務本息1,077.28萬元達成和解協議。解決上述債務的還款資金主要來源於銀行及關聯方借款,關聯方借款事項已經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2018年度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具體內容詳見刊載於巨潮資訊網(http://www.cninfo.com.cn)、《中國證券報》和《證券時報》的《關於向關聯自然人借款的公告》、《關於向關聯股東借款的公告》(公告編號:2018-057、080、087)。

公司與大連高金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間的債務包括3,500萬元借款及存在爭議的2,500萬元增發保證金,共計6,000萬元,均已進入訴訟程序。具體內容詳見刊載於巨潮資訊網(http://www.cninfo.com.cn)、《中國證券報》和《證券時報》的《關於收到重大訴訟材料的公告》、《關於收到重大訴訟材料的公告》(公告編號:2018-086、089)。公司應付威海華東重裝有限公司欠款3,994.85萬元和公司控股子公司榮成市弘久鍛鑄有限公司應付朱口集團有限公司欠款4,016.98萬元尚未到期。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8,300萬元系控股子公司威海華東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東重工”)在中國銀行的借款,該筆借款已逾期,具體內容詳見刊載於巨潮資訊網(http://www.cninfo.com.cn)、《中國證券報》和《證券時報》的《關於控股子公司債務逾期的公告》(公告編號:2018-073)。公司已積極與貸款銀行和第三方(包括其他金融機構在內的潛在貸款人)協商,並爭取獲得控股股東的支持,力爭在2018年末前達成債務和解方案,同時解除華東數控的擔保責任,以消除該事項對公司整體資信評級的不良影響。2018年9月6日,公司以債權人身份申請對華東重工進行破產清算。如法院受理我公司提出的破產清算申請,我公司及華東重工將按照《破產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上述逾期貸款。

公司短期借款餘額15,697萬元,分別由控股股東威海威高國際醫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關聯方威高集團有限公司提供擔保,到期均能正常續借。

(二)結合你公司經營現狀、在手貨幣資金情況、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等,補充說明你公司目前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並說明你公司是否充分披露上述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12.25萬元,在手貨幣資金781.97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3,704.00萬元,流動資產36,533.88萬元,流動負債72,223.42萬元,公司管理層已採取了積極協調銀行、供應商等債權人、尋求控股股東增信支持、迅速恢復生產經營等措施,目前暫不存在實質性流動性風險。

公司已在2018年半年度報告第一節及第四節第十項中披露了存在的資金風險,具體內容詳見2018年半年度報告第一節及第四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