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學子的未來?嚴控的樓市之下能否還有我們的棲身之地

近日,正是各大高校陸續發放錄取通知書時期。無論是發表《感謝貧窮》引起轟動的河北女孩王心儀,還是曲靖建築工地拌水泥的小夥崔慶濤,均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其中關鍵詞“寒門”、“高考”、“成功”,每年這個時期都會在網上掀起熱潮,寒門學子通過高考從此改變人生命運,人們皆大歡喜同時卻沒注意到他們未來將要面對的殘酷社會。

寒門學子的未來?嚴控的樓市之下能否還有我們的棲身之地

四年後他們終將走出象牙塔步入社會,如果他們選擇留在一線城市打拼,有可能會面臨兩種情況:一是走仕途當公務員,進入國家部委,解決北京戶口問題,但工資水平將一直較低,買房尤其學區房,很難能夠買得起。二是進入大型企業,工資水平較高,但是很難解決戶口問題,沒有戶口意味著無法買房,始終作為一名北漂。

寒門學子的未來?嚴控的樓市之下能否還有我們的棲身之地

無論是“滬六條”還是“京十條”,樓市目前都是和戶口緊密掛鉤,有戶口沒錢買不了房,有錢沒有戶口同樣買不了房,選擇環京、環滬城市帶買房,限購政策阻止你買房安家。現實就是這樣殘酷,寒門學子面臨進退兩難境地,這就是萬千北漂滬漂大學生正在經歷的窘境。如果說中國二八現象正在固化,那麼樓市調控政策更是加速了階級分離,寒門學子翻身的機會真的是越來越渺茫。

寒門學子的未來?嚴控的樓市之下能否還有我們的棲身之地

眼下,畢業生已經畢業,無論是租房還是購房他們無疑都面臨的重要的考驗。根據58同城的房價數據,以上海為例,即使租房,每月的房價也達到了2000。先不說能夠掙到多少錢,每個月房租錢就佔據自己收入的不少比例。買房的價格更是不用多想,沒有家人朋友的支持,想要買房幾乎就是奢想,幾百萬,幾千萬的房子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工作10年,20年也未必能夠達到。

寒門學子的未來?嚴控的樓市之下能否還有我們的棲身之地

筆者說了這麼多,其實最重要的希望執政者能夠真正拿出方法措施,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的簡單粗暴的樓市調控政策。毛主席說過“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希望執行者能夠深化調研,進一步細化購房政策,放開高學歷人才引進政策,加快經適房、廉租房建設,真正能夠讓國民尤其是寒門子弟看到希望,那麼“中國夢”才能指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