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毛織再獲「國字號」殊榮!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河北雄安新區召開以圍繞“高質量發展推動紡織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為主題的2018年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工作會議。相關行業領導及全國200多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的領導和相關負責人,紡織院校、企業、新聞媒體代表參加了會議。

大朗毛织再获“国字号”殊荣!

會議頒發了2017年度紡織行業創新示範集群、2017年度紡織產業集聚群工作先進個人、中國紡織行業改革開放40週年推動紡織產業集群發展特別貢獻者、中國紡織行業改革開放40週年推動紡織產業集群發展特別貢獻單位等獎項。大朗鎮獲評“2017年度紡織行業創新示範集群”、大朗鎮毛織管委會主任陳柱權獲評“2017年度紡織產業集群工作先進個人”。

大朗毛织再获“国字号”殊荣!
大朗毛织再获“国字号”殊荣!

大朗以“八個推動”

助推毛織產業轉型升級

大朗是全國首批“中國羊毛衫名鎮”、 全國紡織模範產業集群、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全鎮有毛織企業超過10000家,數控織機的使用總量超過5萬臺,形成了10平方公里的毛織商貿城,擁有3個毛織專業市場、6個毛織配套片區和12條毛織專業街。全鎮毛織品市場年交易額達600億,佔廣東省銷售總額的70%以上,是全國最大的毛織紗線交易市場。2017年,大朗的全年的地區生產總值273.9億元,增長8.4%,在2017年中國綜合實力千強鎮中,排名39位。

大朗毛织再获“国字号”殊荣!

一是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

近年來,大朗打造了多條彩色路、“星光大道”,實現全國文明鎮“三連冠”,被譽為廣東首個“彩色之城”。其中,建成富康路毛織專業街“星光大道”,臨街商鋪租金提升20%,所在的巷頭社區總收入增長30%。

大朗毛织再获“国字号”殊荣!

二是推動建立“1+2+5+N”的行業管理體系

即1個毛織行業管理委員會,黨建和人大2個示範點工作室,毛織、設計、機械、電商、紗線5個行業協會,N個市場主體。其中,大朗毛織管委會是東莞市首個產業管理委員會,毛織商圈黨建工作室是市級示範點、人大工作室是省級示範點,而東莞市毛紡織行業協會即是全市首個5A級社會組織。

大朗毛织再获“国字号”殊荣!

三是推動“織交會”實現轉型

自2001年起每年舉辦一屆的中國(大朗)國際毛織產品交易,目前已舉辦十六屆,成為毛織行業的品牌展會,連續7次獲評東莞市重點品牌展會,成為了國內外毛織行業最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經貿盛會。

大朗毛织再获“国字号”殊荣!

四是推動企業開拓市場

連續多年參加中紡聯主辦的紐約服裝展和巴黎服裝展和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今年3月份組織39家紗線企業參加中紡聯春季展,9月份的秋季展大朗展團面積達760平方米。自2014年起,每年在國內重點城市策劃舉辦大朗毛衣“國內行”系列活動,先後赴北京、上海、成都、滿洲里等10多個城市開活動,為企業開拓國內市場搭建了平臺和橋樑。

大朗毛织再获“国字号”殊荣!

五是推動“互聯網+”發展

率先成立全市第一個鎮級電子商務協會,建立大朗電子商務產業中心,補貼企業上線阿里巴巴“大朗毛織”淘工廠項目,目前已有超過370家企業入駐淘工廠項目。截至2017年底,全鎮電商企業6122家,其中毛織電商企業3674家。全鎮電商年銷售額131.2億元,同比增長14. 5%,其中毛織類電商銷售額75.9億元,同比增長12.2%。

大朗毛织再获“国字号”殊荣!

六是推動毛織創新發展

著力通過設計、創新等方面發力,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傳統產業煥發生機活力,加快推進毛織產業的轉型發展。目前大朗90%以上的毛織企業使用智能化軟件進行設計,率先使用全成型電腦橫機、阻燃材料、納米防水等新技術。此外,大朗毛織湧現了純植物原料染色等國家專業技術,實現了低碳化、綠色化、科技化生產。

大朗毛织再获“国字号”殊荣!

七是推動人才隊伍建設

堅持抓好毛織產業的人才隊伍建設。持續與國內特別是珠三角10所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抓好校企實訓基地建設,強化毛織技術人才輸出。堅持舉辦中國(大朗)毛織服裝網上設計大賽和中國(大朗)毛織服裝設計大賽,積極吸納並培養毛織專業人才。目前,全鎮共有1300多名中高級設計師,1萬多名技術骨幹,為毛織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大朗毛织再获“国字号”殊荣!

八是推動營商環境改善

2018年2月,中國人民大學發佈的“2017年中國城市政商關係排行榜”顯示,東莞的政商健康、親近兩項指數在全國參與排名的285個城市中均位列第一。大朗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全市單打冠軍,先後承擔商事登記等近十項省市試點任務全面落地,商改“大朗模式”受到中央、省市領導充分肯定。

大朗毛织再获“国字号”殊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