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這樣起壟才科學

馬鈴薯田塊中壟的高低和壟面的寬窄會影響馬鈴薯生長後期的膨大,因此,馬鈴薯的起壟非常關鍵。

馬鈴薯這樣起壟才科學

(圖:陝西榆林沙壤土馬鈴薯田壟)

試驗表明,對馬鈴薯生長最理想的壟內部高度為16-18釐米,壟面寬度為18-20釐米。在中耕培土時再培土10-15釐米。壟的高低不僅對薯塊膨大有影響,而且還可以防止薯塊出現青頭等。

現在,馬鈴薯田起壟都是用起壟器調節行距和壟高。對不同的土壤土質其起壟辦法和壟的高低寬窄也不盡相同。比如在黃壤土中起壟時,起壟器要固定在旋耕機後面,起壟時行走方向要與種植方向遵循一致原則,這樣可以防止相鄰的種植行變得過寬或者過窄。此外,沙壤土中起壟時壟面寬度要比粘壤土寬3-5釐米,因為沙壤土在生長季節容易發生沉降和滑坡。

農場化馬鈴薯種植要實現高產,都是遵循高壟淺播的原則,這樣做的好處在於:一是出苗快、出苗齊;二是便於兩次中耕,減少雜草;三是有利於多雨季節的排水暢通,不使田塊因高溼出現病害;四是有利於薯塊的膨大、高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