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野水般擴張,並成功上市的商業邏輯

拼多多野水般擴張,併成功上市的商業邏輯

最近,成立不足3年的拼多多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功上市。隨著開盤價位報出,創始人兼CEO黃崢的身價高達137億美元,超越了電商同行劉強東。此刻距離京東初創已經14年,而拼多多的誕生甚至不到3週年 ,很少有人能預見,在淘寶,京東,蘇寧等巨頭的夾縫中。拼多多還能活下來。並且快速實現超越。如果以1000億元GMV(網絡成交額)1年為里程碑的話,京東用10年完成,淘寶用35年,而拼多多隻用了2年零3個月。這就是拼多多野水般的擴張速度。

拼多多野水般擴張,併成功上市的商業邏輯

那麼,拼多多能取得如今的業績,其背後是一套怎樣的商業邏輯呢?

一、戰略定位

當前,大家都在都在講銷量升級,覺得中產階級越來越多。對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天貓、京東在電商巨頭都在擺脫低價形象,打造品質消費平臺。然而,實際的情況是中國的新中產階級人數還太少,在三線城市,分佈在中國55%的網民,他們大多是低收入人群。屬於價格敏感性客戶。正是這被淘寶、京東“輕視”的三四五線城市“能用就行”的人群,給予拼多多的機會。

拼多多野水般擴張,併成功上市的商業邏輯

據瑞信發佈數據,中國有成熟購買能力的消費者是8億人,其中1億以上屬於中產階層。另外,根據麥肯錫報告稱,中國中產階級(年收入1.15~4.3萬美元約合7.5~28萬人民幣的群體)有2.25億人預計2020年將增重2.75億人。

自由財經作家吳曉波信誓旦旦說,中產階級將對中國的消費市場產生強大的影響,性價比終將讓位給性能比。並且將2016年定位新中產消費元年。可兩年後,拼多多的上市打了新媒體時代輿論領袖一記響亮的耳光。中產消費是個泡沫,滿屏又在哀嘆“消費降級”,在當下,所謂新中產階級只不過是窮人的升級版,寫字樓裡白領的流動性甚至不如擺攤的小販。在高房價的壓力之下,所謂的新中產階級有可能陷入中產階級陷阱圈套。

拼多多野水般擴張,併成功上市的商業邏輯

根據極光大數據,截止2018年3月,拼多多在三線、四線城市滲透率分別為21.0%和34.5%。甚至超過於手機淘寶20.0%和30.8%。拼多多的成長是移動互聯網第三波人口的紅利的必然結果。第三波人群主要來自三四五線城鎮人口,數量有伍六億之多,這個戰場淘寶也曾用到,但是淘寶沒有像拼多多依託社交分享(人情、信任、幫忙)。

拼多多野水般擴張,併成功上市的商業邏輯

二、社交電商與病毒式社群營銷

騰訊對拼多多的支持非常大,即給錢又給流量。今年2月,騰訊又與拼多多簽署一份達五年的戰略協議。拼多多靠社交拼團、社群渠道的營銷模式,是其它電商平臺沒有的優勢。

拼多多最成功的營銷模式當屬拼團砍價的病毒式社群營銷。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拉新方式。拼主付款後可以一鍵分銷到微信等社交平臺。從下單的支付,再到最後的離開拼單頁面,每一個關卡都在暗示,引導買家分享……在完成拼團之後,拼主還有機會獲得免單券,更是另一種變相的鼓勵分享。

拼多多野水般擴張,併成功上市的商業邏輯

這種拼團砍價其實就是批發和分銷的概念。借勢騰訊QQ、微信流量助攻,分享的平臺有了(社交圈傳播);在朋友、親戚之間分享,信用背書也有了,誘導用戶產生裂變。拼多多在創立初期。幾乎不用打廣告就可以吸引大量用戶。

如今,拼多多已經將這些玩法操作的爐火純青。各種促銷活動眼花繚亂。免費、紅包、寶箱、抽獎,遊戲中屢見不鮮的設計思路被運用的爐火純青。想要得到這些好處。你只需要動用手指,把鏈接轉發幾個微信群而已。

拼多多野水般擴張,併成功上市的商業邏輯

拼多多能在短時間內崛起,併成功上市,得益於其創新的營銷模式。雖然頗受爭議,但是在他所需要的精準用戶向前,卻很受用。

拼多多野水般擴張,併成功上市的商業邏輯

如今,拼多多也在努力擺脫低價,劣質的形象,畢竟假貨氾濫也不是長久之計。但是黃崢選擇用做遊戲的方法來做電商,是值得思考的。遊戲運營秘訣是無限的放大人性深處的慾望,抓住人性的弱點,快速切入市場,這也是他能從競爭激烈的電商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的根本,也是值得其他創業者學習的地方。用打靶營銷的觀點來講,那就是不破則不立,先破則後立,破在當頭,立在其中。

感謝關注,每週一篇市場深度洞察好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