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拳實戰訓練——接手

接手,是指實戰中應對對方進攻時的第一個動作。對方進攻時,在現代搏擊中,基本是用拍擋,阻截、格掩、躲閃等方法。而傳統內家拳因強調近身,所以它有另一套對付進攻的方法。與搏擊有類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內家拳實戰訓練——接手

​ 擄手,簡單地說就是擋住進攻同時抓住對方。因其重要性,使其的名稱成為一切防守的代稱。擄手分為正接擄手,反接擄手,倒接擄手。一般簡稱正接手、反接手、倒接手。正接手要領是配合身法微動,右手前伸挫敵右小臂外側,同時翻轉擄抓。接手一定要成百上千次練習才能有效運用,實戰中若能成功,基本勝了一半。擄手後一般配著打法、跌法、拿法。擄手難度大,但效果好。

披手,是手掌斜切對方大臂內外側。屬於破壞性防守。一般後面撣掌、拓掌、反背拳以及轉身打法等。披手的作用是能封死對方的後續進攻路線和角度。從而在發力上使得敵揹我順。

纏手,弧形防守,運動軌跡是向著對方的螺旋線。主要用於裡外門轉換,也就是從外門進入里門,從里門到外門。通常後面跟短拳、肘法、跌法。分為纏手、纏臂、纏肩。

滾手,手臂防守時軸向滾動。運用螺桿原理,用於化去對方勁力,引動對方重心。 一般後接肘法、撞法。

以上是常見的道家功夫的接手,當然,接手有幾個,注意點:

一是,儘量接敵中節和根節,不要接梢節,梢節速度快、變化多,接手成功率會降低。

二是,要配合身法、步法,要保證自身重心平穩移動。千萬不要像武俠電影中那樣展示你的曼妙身姿。

三是,動作要精準,角度、方位、力度、時間點都要準確,當然,實戰中相對練習肯定是打折扣的。

四是,要有補手。如果接手失敗,或者不到位,就立即順勢而為,用變換手法進行補救。

另外,真正的接手有十幾種之多,但需要練好,練不好不如用搏擊防守。練好了,能用出來,你自己就覺得,自己的實戰有武術味道了,也會對傳統武術大大增強信心。用出來了,打人如玩人。

現在,市面上講手中能用好接手的就不多見了,實戰中能用好的更是少之又少。這也是懷疑傳統武術的一個原因吧!其實,內家拳練好了,真的很管用,古人習武是保命,現在人是興趣愛好,能一樣嗎?比如棍術講手半實戰,一不小心就是被一棍打翻,保證你練得想避習武。筆者練過空手對柴刀,五次練下來,就衣背溼透,不是累的,是嚇的!如果一個武者,能有古人保命精神習武,肯定能練好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