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德利卜:敘利亞局勢新的「暴風眼」

按照 “先南後北”的“復國戰略”,敘利亞政府軍在逐漸肅清南部大馬士革周邊的反政府武裝後,距離“收官”只剩三大障礙:盤踞在伊德利卜省的各路反政府武裝、佔據土敘邊境的土耳其軍隊及其支持的“自由軍”、佔據幼發拉底河以東由美法等國支持的“民主軍”。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敘政府軍藉助俄軍威勢,首先將火力對準了沒有大國撐腰的伊德利卜省反政府武裝。

由於牽動多方利益,俄羅斯、美國、法國、土耳其等國家,以及敘利亞政府軍、反政府武裝、庫爾德武裝等勢力激烈博弈,伊德利卜也因此成為敘利亞局勢新的“暴風眼”。

伊德利卜之戰“山雨欲來”

9月初,俄空天軍派遣轟炸機越過土耳其在伊德利卜設置的12個軍事觀察哨,對反政府武裝的倉庫、陣地等進行了精確打擊。

連日來,敘政府軍聯合俄空天軍,對伊德利卜省漢謝洪周邊地區和哈馬省北部拉塔米奈鎮附近的多個反政府武裝目標,實施密集轟炸和炮擊。敘政府軍一方儘管佔據空中優勢,但收復失地最終還得依靠步兵的地面推進。

敘政府軍首先要面對的是數量眾多且作戰經驗豐富的武裝分子。在先前的南部清剿戰中,政府軍一般採取“圍而不殲,懾服驅離”的戰術,只要反政府武裝放下武器,即可被安全送離。這種戰術避免因將對手逼入“牆角”而陷入苦戰,客觀上確實減少了傷亡,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敘政府軍人員不足、攻堅難以為繼的問題,但在戰略上,卻也使得反政府武裝始終“消而不滅”,其中相當一部分又輾轉來到了伊德利卜。敘官方稱,盤踞在伊德利卜的“恐怖分子”數量高達5萬。

敘政府軍還可能會面臨土耳其軍隊的威脅。自從年初跨境進入阿夫林,土軍就擺出一副要長期駐守的架勢,包括建立警察部隊,甚至還給當地居民發放護照等。近日,土總統埃爾多安又以加強邊境管控、防止難民過度湧入為由調兵遣將。有外媒稱,一支龐大的包括300多輛汽車、坦克、裝甲車的車隊已從土耳其的哈塔伊省進入伊德利卜省,而土空軍的戰鬥機和偵察機則常態化盤旋在伊德利卜上空。有報道稱,目前進入敘境內的土耳其軍隊有3萬之眾。土耳其將做出何種驚人之舉以捍衛其在敘利亞的“特殊利益”,尚不得而知。

目前,由於有俄空天軍“打前站”,敘政府軍在伊德利卜南部的作戰尚不至於同土軍陷入擦槍走火的險境,但一旦進入北部,特別是將來進入有土軍駐守的阿夫林、阿扎茲、傑拉布盧斯和巴卜等地區,雙方的鬥爭就將變得十分複雜而微妙。土軍會否再發生諸如“誤擊”戰機、“誤炸”敘軍的事件,將成為敘利亞戰爭的重大變量。

9月1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會晤後發佈聯合聲明說,將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的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之間建立非軍事區。這一非軍事區是否能防止衝突升級,還有待觀察。

“化武疑雲”恐成美法干涉導火索

除了近在咫尺的土軍,更大的變量來自於美法等大國的干涉。當然,干涉必須“師出有名”,而最有說服力的“名”莫過於“化武襲擊”,即以敘政府軍對平民濫用化學武器之名對其實施打擊。

對此,俄敘心知肚明,因此率先發難。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稱,已得到確切情報,“征服陣線”等恐怖組織與“白頭盔”日前在伊德利卜省開會,密謀如何偽造所謂的“化武襲擊”現場並嫁禍給敘政府。俄軍方還稱,恐怖分子將在收到某些“外國勢力”發出的“特殊”信號後,立即啟動方案。

從歷史上看,在交戰中,諸如“誰使用了化學武器”“誰擊落了民用飛機”等問題,大都成了“無頭懸案”,最終都因各執一詞不了了之,而此次敘利亞的“化武疑雲”大概也會如此。俄軍方關於“某大國”正勾連恐怖分子“炮製”化武襲擊以栽贓阿薩德政府的指認,其真實性不可考。但有一點可以確認,俄敘都認識到,美法等國的干涉決心和力度必將成為此次伊德利卜戰役的最大變量。

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威脅要對造成“人道主義災難”的阿薩德再次進行軍事打擊。美駐聯合國大使黑莉也指出,美國將把任何對伊德利卜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視為“肆無忌憚的升級”,並且“絕對不應使用化學武器”。這些表態都為未來可能的干涉埋下了伏筆。

法國也聲稱將介入敘局勢。法總統馬克龍及總參謀長勒古安特爾日前都強硬宣示,如果伊德利卜省發生使用化學武器的情況,法軍將再次對敘實施空中打擊。

“民主軍”藉機擴大地盤

就在敘政府軍北上攻打伊德利卜之時,已在幼發拉底河以東坐大的庫爾德“民主軍”藉機鞏固地盤。9月11日,“民主軍”開始對位於敘東北部的“伊斯蘭國”殘餘勢力發起“圍捕”戰役第三階段的地面行動,將哈金鎮地區和代爾祖爾省幼發拉底河以東的農村地區全部收入囊中看似勢在必得。

有分析稱,未來阿薩德政府將通過和談在“形式”上收復現庫爾德武裝控制區。然而,這種設想建立在兩大條件之上——美法等國重新承認阿薩德的“合法地位”;阿薩德接受庫爾德“事實上的獨立”。然而目前來談這兩點,都還為時尚早。

之前,庫爾德武裝確實同阿薩德政府進行了“和談”,但形式大於內容,雙方的誠意都很有限——阿薩德政府不願承認庫爾德武裝的自治地位,而庫爾德武裝在分享石油收入、移交拉卡控制區等問題上也表現得十分強硬。據悉,庫爾德武裝已關閉幼發拉底河上的過境點,切斷了與敘政府控制區的陸上聯繫,走上了“武裝割據,事實獨立”的道路。

阿薩德曾寄望俄羅斯能助其收復庫爾德武裝佔領區,而據報道,之前也確有俄敘武裝人員曾強渡至幼發拉底河東岸,但迎接他們的,是在美軍強大空中支援下的庫爾德武裝的猛烈火力。美軍已在庫爾德武裝控制區部署了多套先進的防空系統,撐起了強大的防空保護傘,還建立起事實上的“禁飛區”。

鑑於目前敘利亞的複雜局勢,雖然有諸多媒體分析,伊德利卜將成為敘利亞戰爭的“最後一戰”,但問題要複雜得多,目前最多隻能說敘利亞戰爭進入“收官”階段。

“收官”是一個圍棋術語,帶有收尾的意思,但又不等同於收尾。畢竟,未來相關各方還將圍繞利益分配進行復雜的博弈。這個過程可能持續數月,也可能持續幾年。敘利亞戰爭的熱度可能會慢慢降低,但談論戰爭結束還為時尚早。

圖①:9月8日,俄羅斯空天軍和敘利亞政府軍空襲後的伊德利卜一處設施冒起濃煙。

圖②:虛線標註處為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是敘利亞局勢新的“暴風眼”。

製圖:梁 晨

伊德利卜:叙利亚局势新的“暴风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